“這個山谷被稱為世界上的五大死亡谷之一,誰還敢進去?要不咱們去考察一下?”姚遠隨口說道。
賈禮亮思索著:“不對,我怎么聽說八十年代咱們有科考隊考察昆侖山的時候,提到了一個地方地磁異常,是不是就是遠哥你說的這個死亡谷?”
“喲呵,你知道的還挺多,沒錯,就是因為地磁的原因,那個山谷里常年有雷電,但凡進去個活物,就被雷劈死了,等到夏天冰川融化,山谷里就變成了沼澤,把尸骨給吞沒了,沒地方找去。”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八十年代XJ組織了個科考隊,親眼看到意外闖進去的馬群,連同進去找馬的牧民,都被雷劈死了,就連科考隊的廚師,也被雷劈了,幸虧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命。”
“大自然啊,真是要敬畏。”李清感嘆著,突然又問道:“我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酒店,聽客人聊天說的。”姚遠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
車窗外面,不知什么時候下起了雨,雨不大,但是有點連綿不絕的意思。霧也起來了,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沒想到這109國道那么繁忙,這時是凌晨,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但跑在路上的貨車幾乎穿成了串,一輛接一輛。已經遠離了格爾木,路況也漸漸變得越來越壞。柏油路上被往來的大貨車壓出了一條條的溝壑,雖然不至于托底,但跑起來顛簸的厲害,速度也快不起來。
遠遠的看著前面的貨車尾燈搖晃了一下,等姚遠開到跟前,車卻被顛的飛了起來。地上一道一道的剎車痕跡非常明顯,姚遠漸漸的找出規律,凡是地上有剎車痕跡的地方,前面一定有坑,必須要減速。
看了一眼反光鏡,姚遠減了減車速,讓后面的一輛“青”牌的越野車超到了前面,隨后又提速,遠遠的盯著那輛車的尾燈,跟在了那輛車的后面。瞬間感覺就輕松多了。當地車對路況很熟,速度開的很快,跟著他的軌跡,能提前判斷路況,車開的又快又省力。
然而好景不長,跟著前車跑了也就二十多公里,那輛車左轉下道,車燈掃過,就見左前方黑壓壓的一大片建筑,像是個工廠。
再往前走,霧越來越濃,能見度越來越差,越野車幾乎成了爬行。
副駕賈禮亮也打起精神,眼睛死死的盯著前方,幫司機看著路,但是沒有啥用。遠光、近光來回變換著燈光,前面的霧濃的化不開,像一堵看不穿的墻。車速也就不足二十公里的樣子,跟著前面的貨車,向前磨蹭著。
“遠哥,就這樣的車速,會不會誤了我看日出的時辰?”李清在后面有點無奈。
“你說呢?還時辰?有沒有日出還不一定呢,我估計啊,山上下雪了!”姚遠有點擔心。
“啊,能看到雪啦!”這回沒心沒肺的是段小紅。江南人,能看到雪的機會不多,當然會有些興奮。就是沒想想,這一路積雪的山路,還怎么走。
車上的海拔表顯示現在的高度是3200米,自從離開格爾木海拔就一路上升,希望這個海拔能升的快一些,高一點的地方就不會有霧了吧。
姚遠估計的不錯,隨著海拔不斷的上升,霧逐漸的散去,前面的雪山也逐漸清晰,天蒙蒙亮了。
早早地出發,他們花了三個小時,跑出了八十公里,距離昆侖山口還剩一半的距離,雨還沒有停,反而越下越大。前面就要開始爬山了。
海拔越來越高,公路就在崇山峻嶺中穿行,空曠荒蕪漸漸成了主色調。終于外面的雨便成了雪。
在一對小夫妻連聲的贊嘆中,姚遠把車的檔位推進了高速四驅。但凡有路的地方肯定就會有先行者,沿著前面的車轍,小心翼翼的向前開去。路兩邊停了一輛接一輛的大貨車,那些司機對這種天氣和路況早已經司空見慣,慢條斯理的給自己的車加掛防滑鏈。還有的大車干脆不走了,停在一旁或是休息或是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