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秦淵對博陵城的繁榮還是頗為震驚,不像流波城的民屋雜亂無章,博陵城顯示出很強的文化氣息,房屋井然有序,青磚砌筑為主,木結構為輔,挑檐、屋脊都有瑞獸裝飾,顯得祥和美觀,處處透著趙人的安逸和風情。
博陵碼頭面積甚大,但小船很少,都是中大型的貨船和樓船,排列的很是整齊,一問才知只有趙國有登記在案的船只才能停靠,像是楚人是不能來趙國做生意的。
烏氏的船停到碼頭邊的棧橋上,立刻有數十碼頭的船工上前幫忙,烏氏安排船工卸貨,回頭來到秦淵面前。
烏氏朝秦淵抱了抱拳道:“秦公子,咱們這便到了博陵城了,小老兒當盡地主之誼,還請秦公子定要賞臉!”
秦淵還因在帛桑碼頭損失了二十來名兄弟,心中悲慟,又擔心身在逐海的水如煙和兌雪的安慰,沒有赴宴的心情,想著還是盡快趕往央京與韓文虎會合為重,便婉拒了烏氏的盛情,表示想購置些車馬趕往央京。
烏氏大手一揮道:“區區車馬,小老兒自當贈與秦公子一些,聊表心意,若不是公子,小老兒怕是已經葬身帛桑了,既然秦公子執意趕路,小老兒也不強求。”
說著對手下武士一招手,烏項恭敬的地上來一個木盒,秦淵打開一看,整整齊齊的碼著銀錠,沉甸甸的怕是有二三百兩之多。
烏氏道:“秦公子切勿推辭了,這點銀錢難抵公子的恩情,公子還請收下!”
秦淵客氣幾句便將木盒收下,遞給了成化,隨著烏氏下船。
烏氏在博陵城有不少商號,邀秦淵進城取些車馬相贈,秦淵等人倒也對這趙國大城頗為好奇,
但正如桑水守軍所言,博陵城是不允許攜帶兵刃(古代常有的規定,嚴格來說是一尺五寸以上的刀劍,不包括菜刀柴刀之類),
此時天色已晚,次日清晨,秦淵等人便兵分兩路,秦淵帶著鐘九和楚風兩個少年坐上烏氏的馬車進城,成化兄弟帶著軍士們在碼頭附近找了家驛館住下。
回到博陵城,烏氏放下了心頭大石,人也爽朗了許多,沿途向秦淵介紹博陵城的風土人情。
這博陵城乃是趙國有名的文風之城,城內學堂遍布,大儒頗多,滿街都是才子佳人,處處都是辭賦歌舞,好不熱鬧。
城門盤查一番,烏氏的車隊便向城內西市行去,博陵城內街道寬敞,干凈有序,街道兩旁商戶林立,旌旗招展,雖還未到卯時,但已有很多穿著各色棉布服飾的男女在街道上來往穿梭,氣氛十分祥和。
鐘九與楚風好奇的從車窗向外觀看,心中頗為感觸,不禁道:“這才是人間該有的樣子啊!”
秦淵拍了拍楚風的肩膀道:“咱們星輝城會有這么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