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饒了這么一圈,這次終于能毫無顧忌地拿下這座城池了,只要擊敗了公孫瓚,整個幽州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入冀州麾下,屆時整個河北的局勢基本就控制在韓馥的手中了。
至于西面的并州,其實并沒有多少讓潘鳳垂涎的地方,不過并州方面的太原、雁門等地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到時候想要攻打呂布也能有多個進軍路線。
正想著,就見遠處北平城的城門突然開啟,緊接著便沖出一騎。
那人騎著快馬直奔潘鳳而來,待到一箭之外的時候便停止前進,隨后便傳來了他的聲音。
“潘鳳將軍可在?”
潘鳳磕了磕馬腹緩緩上前。
“我便是潘鳳。”
來人連忙拱手:“潘將軍,我家主公邀您于明日下午在城外一敘,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公孫瓚居然要邀請自己在城外敘舊?
潘鳳沉吟了一下,便點頭答應下來。
對方見潘鳳點頭,便調轉馬頭飛奔回去。
......
第二天下午。
公孫瓚命人在城外擺下案臺酒食,隨后便派人把潘鳳邀請了過去。
看得出公孫瓚很有誠意,與潘鳳敘舊的時候連佩劍都沒有攜帶。
其實公孫瓚也清楚潘鳳若是真的對他有想法,他即便是拿著佩劍也無濟于事,與其到時候被潘鳳嘲笑,不如直接丟下佩劍坦坦蕩蕩,以潘鳳的為人肯定不會趁機下手。
果然,在看到公孫瓚沒有攜帶佩劍的時候,潘鳳也摘下腰間的佩劍將它插在了一旁的地面上。
見此情景,公孫瓚笑了起來。
“你潘鳳還是那個潘鳳,我公孫瓚也還是那個公孫瓚,只可惜我等卻要兵戎相見了。”公孫瓚一邊感嘆一邊給自己和潘鳳斟酒。
“子和兄,請!”公孫瓚遞過酒盞。
潘鳳接過酒盞放在案幾上,隨后在公孫瓚對面做了下來。
“若非伯珪做了錯事,你我也不至于到現在這般境地。”潘鳳說道。
公孫瓚苦笑一聲:“連子和你也覺得我錯了嗎?可你是否知道,自始至終我都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
“劉虞號稱仁義,卻用人不明致使幽州大軍兩次大敗損失將近十萬,那些日子,幽州遺孀數不勝數,他就沒錯嗎?十萬人啊,都快比得上我殺的外族了。”
說道后面,公孫瓚還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明明劉虞害死的大部分都是漢人而他沒有受到一絲譴責,他公孫瓚殺的都是外族,卻總是被人指指點點。
憑什么?
公孫瓚知道潘鳳是支持自己對待異族的那種政策的,所以即便是將要交戰他還是想跟潘鳳這個敵人傾吐一下自己的煩悶,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說服潘鳳跟他一起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