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拆分后,安若曦又在公司內部頒發禁令,員工不能兼職在“元界”內開發游戲。
為了消除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安若曦還情深意切寫了一封公開信:
“……有時候,只有你徹底放下自己做游戲的執念,才能真正服務好一個平臺,雖然這個規律并不適合推廣至整個商業社會,但是,我們別無選擇……”
禁令下達的當天,就有超過十個人辭職。
安若曦沒有為難他們,痛快的批準。
并挨個見面細談,鼓勵他們在新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從此之后,平臺是平臺,游戲是游戲。
以后發展壯大了,或許會是兩個公司。
……
內部整頓結束,就對外張開獠牙。
有了711公司的支持,沈昆能調動的資源翻倍。
不管是資金還是政策,都不可同日而語。
711的發展一直比較穩定,近幾年業績不假,也是受到大環境影響。
放在外面,仍舊是行業龍頭,影響力不小。
而且,這種實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不一樣。
占了大量的廠房和地皮。
擁有很多機器和樓房,
……
這些東西是實打實的資產。
很受銀行的歡迎。
雖然已經幫著擔保了十幾個億的貸款,但致命武力公司現金流充沛,還款及時。
對于711公司的生產經營,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
而對于沈昆來說,有了上市公司的名頭加成,不管是并購還是合作,都方便很多。
上市公司,實力雄厚,簡單介紹就讓人信任。
安若曦便是以此為噱頭,并購了一家目標公司——山谷。
專門做政府業務的軟件公司。
之前有老板的關系在,一年一兩百萬的利潤。
后來老板因為別的事進去了,公司就面臨關門風險。
群龍無首,連續幾個月零創收。
老板娘一急之下就打包賣掉。
地方政府一看上市公司的名頭,還同意了安若曦提出“由地方銀行貸款支持”的條件。
山谷公司是偏銷售型公司,代理別家的軟件,自己不設研發與售后。
公司值錢的也就是幾個還算合格的銷售人員。
早在并購之前,就有銷售人員跳槽,另謀出路去了,
剩下的人也是三心二意,騎驢找馬。
或者無能為力,被動接受,
卻沒想到喜從天降,被上市公司看重。
雖然前老板娘和新老板都言之鑿鑿讓大家安心工作。
但公司的每個人都心懷惴惴,
畢竟,上市公司,聽著名字就高端大氣上檔次。
以他們原來的條件是不可能被聘上,
就像考了一個專科,快畢業了被本科學校兼并了。
雖然心下狂喜,卻有一絲擔心,畢業證怎么發。
山谷的人也是這種情況。
新公司究竟會如何對待他們這群人?
遣散分流還是培訓上崗?
工資會不會增加?
以后的職業前景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