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小跑著出來問道:“娘、紜娘,你們回來啦。”
“和親家聊的怎么樣呀?”
宋小姑努了努嘴,不太高興地道:“就那樣吧。”
鐘氏瞥了她一眼,搖了搖頭,任她裝樣兒。
柳氏接過宋小姑手里的籃子,笑著問道:“紜娘這是何意?親家還是不答應讓你們去縣城嗎?”
今天早上鐘氏已經把宋小姑想去嘉定縣開鋪子的打算告訴她們了,當然鐘氏沒提宋小姑想讓柳氏幫忙照看鎮上鋪子的心思。
宋小姑搖搖頭,道:“倒是答應了,不過我總覺得有些憋屈。”
“我是張家的兒媳婦,還能讓張家吃虧不成,可他們總防狼一樣防我。”
“我不想把鋪子給我大伯哥一是因為他貪心不足,二則是因為他著實不是個能做生意的料。要是讓他來管鋪子,怕是不僅看不懂賬,連東西擺在哪兒都得客人自己找。”
“我公婆偏覺得是我不對,一個勁兒地數落我吃里扒外。”
宋小姑甩了甩袖子道:“哼,她們不是說我吃里扒外嗎,這回我還真就扒給他們看。”
李氏不由好奇,問:“紜娘這話的意思是?”
宋小姑揚了揚眉,得意道:“我和娘說服了張家把鋪子交給宋家來管。”
李氏:“張家怎能同意?”
宋小姑:“……”
……
青蘿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總結下來無非是鐘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后再“誘之以利”,使得張家愿意放宋小姑一家去縣城,并且還把鋪子交給老宋家出人打理。
張家和宋家不一樣,張父張母偏心大房,對二房難免苛刻一些。
宋小姑家的鋪子是小姑父張申自己努力掙來的,他們現每月需要交一兩銀子給張父張母。
宋小姑承諾去了縣里后會每月再多交一兩銀子給家里,并且逢年過節也會給公婆買布做衣裳,買米面糧油這些。
鐘氏就在一邊說一月二兩銀子不少了,讓大房來管鋪子未必有這個收益。其次也會寒了孝順的二兒子的心,……巴拉巴拉……
反正,最后張家父母就答應了。
青蘿由衷地佩服鐘氏和宋小姑的默契配合,不過……
剛剛小姑說了要把鋪子交給宋家人管理,那么鐘氏屬意的是誰呢。
其實她不太希望是柳氏:
一是柳氏長得好看,開鋪子難免會有混混之流上門試圖占便宜,柳氏大概應付不了;
二是萬一張家有人來鋪子想搞事,柳氏年紀輕,怕是壓不住張家的人;
三則是若柳氏去了鎮上,她就吃不到她燒的好吃的飯飯啦,這非常重要。
青蘿握拳,不行,她得去打聽一下鐘氏的想法。
……
“三弟妹,今晚你做飯嗎?”
何氏進廚房問道。
“嗯,阿蘿說想吃我做的菜。”
“那可好,今晚大家有口福了。”
“對了,弟妹把這兩斤肉也燒了吧。”
說罷何氏便把手上的豬肉放在了灶頭的盆里。
柳氏不由疑惑:“這是娘買的?”
“不是,是紜娘買的。今兒事情談妥了,她說要犒勞一下大家。”
柳氏揚了揚眉,道:“倒是稀奇。”
何氏笑了笑,隨即轉身離去。
柳氏拿出裝豆油的罐子,她打算今晚就用這油來炒肉,還得用些調料去一去油里的豆腥味兒。
阿蘿這丫頭心心念念要吃好吃的,待會兒知道有肉吃了肯定開心。
……
“奶奶,在做什么呢?”
青蘿扒在正房門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