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女兒有病,不便見人。十月懷胎,瓜熟蒂落,生下一個兒子,鄖夫人為保女兒的名聲,用衣服裹了派侍者送出宮外,丟在云夢澤中,任他自生自滅。
不幾日,鄖子在云夢澤打獵,見一猛虎蹲在一處。便和左右一齊放箭,沒承想這些箭全在半道莫名其妙地落了下來,竟一支也射不過去。鄖子覺得奇怪,派人近身察看。
原來那只虎懷里還有一個嬰兒,母虎蹲著不動是因為在給嬰兒喂奶。鄖子大驚,以為是神異之物,命左右不許驚擾。
待回到鄖宮,與夫人談及此事,鄖夫人臉色驟變,伏地請罪:“夫君不知,這個孩子是女兒與外甥斗伯比私通所生。妾恐怕女兒清名污損,故命侍者棄于夢澤。今聽夫君說有此異象,莫不是此子有命于天,是大大的貴人?”
鄖子忙命人去云夢澤馬這個命大的孩子抱回來撫養。次年,送女兒往楚國與斗伯比完婚。因為楚國方言說乳為“谷”,說虎為“於菟”,所以給這個孩子取名斗谷於菟,表字子文。
谷於菟長大,果然有經天緯地之才,文韜武略出類拔萃。現在子元已死,楚文王本想斗廉為令尹,可人家不肯,死活推薦斗谷於菟。說此人可比齊國相國管仲,滿朝文武齊聲附和。楚文王準奏,拜斗谷於菟為令尹,從此國人只許尊稱其字子文,而不可再呼其名。
周惠王十三年,斗子文為楚國令尹。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即施行政令:
1.嚴命百官采邑,交還一半與公家。因楚國實行封君制,宗室及大夫都有各自的封地,一代一代封下來,形成君弱臣強之勢,斗子文認為,這是禍亂的根源。他自己代表斗氏率先納還一半封邑,其他人不敢不從。
2.將楚國國都從丹陽遷往郢都,以取其地利。
3.任用人才。拜屈完為大夫;以族人斗章為主,率領諸斗共同治軍;兒子斗班任為申公。
一條條措施實行下來,果然楚國大治。
可是楚國的強大在中原諸侯眼中,是威脅而不是福音。畢竟楚國被算作“戰國七雄”那是許多年后的事,在齊桓公的時代,楚國被看作王朝的敵人而不是一分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楚國膽大妄為,僭越稱王,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想做而不能做之事。
其實站在楚王的立場上看,他們更委屈。憑什么呀?憑什么不能稱王?你周王室何恩于我?當初楚國先人鬻熊在武王伐討時立下大功,竟不封不賞,搞得鬻熊郁郁而終。直到周成王時才勉強封了鬻熊后人六里地,爵位也是最末等的子爵,還封了一堆漢江諸姬來監視我們。
我們楚國的疆域是自己憑本事打下來的,不是周王室給的。我們不欠周王朝的,反而是周王室欠我們的。稱王怎么了?
現在齊桓公想征召諸侯一起興兵伐楚。管仲反對:“楚國地大兵強,周天子不能轄制,非兵威可以制服。再說您新得霸主,人心未定,不可輕易大動干戈。”
桓公想了一下,其實管仲的意思他明白了,就是伐楚無必勝的把握,搞不好還得丟掉好容易建立起來的霸主威信。想想也是,便不再做此打算。
此時,燕國忽然遣使來求救,說本國遭到山戎的侵犯,力不能敵,有亡國之險。尊王攘夷,這可是霸主不可推脫的責任,齊桓公與管仲可有得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