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本是不信:“我兒子向來柔順,怎會做出此事?”
“因為王后的事,他早就懷恨在心。如今一直在城父厲兵秣馬,常常說要仿效當年的穆王行大事,之后安享楚國。大王若不信,臣請辭去官職,逃往他國,以免將來早晚被誅。”
楚平王本來就想廢了太子建而立小兒子熊珍,又被費無極說得心動,馬上下詔要廢了太子建。費無極說:“太子領兵在外,若傳令廢位,他必被激反。大王不如先召伍奢回郢都,然后再興兵去捉拿太子,則大王之禍可除。”
伍奢匆忙從城父趕來,楚平王問:“聽說熊建想叛,你知道嗎?”
伍奢以剛直著稱,直言不諱道:“大王娶了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媳已是過分了,如今又聽信小人的話,懷疑自己的骨肉,于心何忍?”
一番質問說得楚平王羞慚不已,命左右把伍奢下獄。費無極說:“剛才聽伍奢的話,明顯是久懷怨忿。太子知道伍奢下獄,還能不反?如果引來齊晉的大軍,可怎么得了?”
“那就派人前去殺了太子,派什么人去呢?”
“若派別人去,太子必會反抗。不如給城父司馬奮揚下道密召,讓他襲殺太子。”
楚平王派人給奮揚送了份密詔,里頭寫著:“殺太子,受上賞;縱太子,當死!”奮揚怎么選?他馬上派心腹給太子送了個口信,說:“速速逃命,無遲頃刻!”
太子建大驚,帶著齊女與兒子熊勝連夜出奔宋國。奮揚自縛其身,來到郢都,說:“太子已逃走了!”
楚平王大怒:“這話出自寡人之口,只入得你的耳朵,是誰告訴熊建的?”
奮揚說:“是臣說的。大王曾命臣‘事建如事寡人。’臣謹遵君命,不敢有二心,所以才相告。后來想到此事必會禍及自身,已后悔無及了!”
“你既然放走了太子,又怎么敢來見寡人,不怕死嗎?”
“我既不能奉大王之后的命令,又怕死不來便是兩重罪了。而且太子未有反叛之舉動,大王有何名目殺之?若太子得以生還,臣死了也是一樁幸事。”
楚平王默然良久,面有愧色,這才說:“奮揚雖違命,但是卻忠直可嘉!”于是赦免了他的罪過,仍然復職為城父司馬。
之后,楚平王立熊珍為太子,任命費無極為太師。
當了太師,費無極仍不打算放過自己的前任,他又上奏了:“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伍員都是人中英杰。如果他們出奔吳國,必將成為楚國大患。何不讓伍奢把他們召來郢都?他們顧念父親的性命必會來的,來了便把他們都殺了,以絕后患。”
欲知伍氏父子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