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劉徹則指派軍隊劫掠周邊的小國,補充國庫。
這樣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因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影響,但是卻減少了對底層的壓迫,并且還催生出了一些行業,使得一部分貴族和平民,因為戰爭而發財。
所以,即便后來劉徹去世,大漢對于周邊異族的征伐卻始終沒有停止,以至于到了雙皇執政時期,大漢周邊都沒有幾個敢和大漢作對的國家了。
游牧民族,這個原本意味著劫掠和戰爭的民族,在經歷過三王立憲時期,魏武王曹操再一次的清洗之后,徹底變成了記載在史料上的一個名詞。
“劉徹這小子的覺悟還是很高的啊。”
叫尋澤看完了對劉徹的介紹,很滿意劉徹并沒有如同項羽一般沉迷和相信內力,而更注重科學。
于是在周天晚上,學生們再次回來以后,叫尋澤便給與了劉徹綠洲世界的權限,讓劉徹進入綠洲世界,自主的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
看到劉徹居然能自由的學習,并且還能自己查看未來的命運,項羽有點兒不服氣。
“老師,我這次又失敗了嗎。”
“是的。”
叫尋澤點了點頭,
“雖然你已經學會了如何重視自己的對手,但是你卻依然敗給了劉徹的曾祖父。”
“為什么我會失敗啊。”
項羽不解的問道,
“老師您不是說我比劉邦強大嗎?”
“你是比劉邦強大,但是你的手下,你的友軍,卻沒有劉邦的手下和友軍強大。”
叫尋澤看著項羽問道,
“你說說,你更喜歡用項家人還是用外人。”
“當然是我們項家的俊杰。”
項羽說道,
“自家人在戰場上更可靠一點。”
“那你是更喜歡在戰場上親自率軍鑿穿敵陣,還是喜歡躲在幕后運籌帷幄。”
“當然是親自率軍鑿穿敵陣了。”
“你看,這就是你和劉邦的差距。”
叫尋澤對項羽說道,
“在劉邦戰敗的時候,他的手下可以站出來擊敗你的手下,讓劉邦獲得下一次和你對陣的機會。
但是如果有一次,你戰敗了,那么你的軍隊和你的手下將會在短時間內潰敗。
也就是說,劉邦雖然不比你強,但是他并不需要次次擊敗你,而是在十次之中能有一次擊敗你便好了。
但是,你雖然能擊敗劉邦九次,但總會失敗一次。而那一次的失敗,卻會讓你直接輸掉所有的戰爭。”
“那我該怎么辦。”
項羽抬起頭問叫尋澤道。
“你有沒有想過,換一個地方發展?”
叫尋澤看著項羽說道。
“我們楚國貴族的所有榮耀都在我們居住的土地上,怎么可能去其他的地方發展。”
項羽非常認真的說道,
“我們項家的族人,楚國的貴族,江東的子弟,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
所以,我成功了會回家鄉炫耀,失敗了會回家鄉謝罪。如果我在功成名就,或者一無所有的時候,選擇再也不回到家鄉,那么,我就不配做一個楚人。”
“這孩子怎么這么軸呢。”
叫尋澤看著項羽,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