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中學的租借地就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鄉村一般,坐落在學校的東南角,每次從這里到主校區都需要經過操場與廢棄家屬樓之間的狹長走廊。而從租借地到主校區,就好像從鄉村到了城里,所以生活在這里的03級四個重點班的學生,都把到主校區這種行為,戲謔稱為“進城”。
于是,到主校區食堂吃飯就叫“進城改善伙食”,去主校區超市買東西就叫“城里進貨”,去主校區辦公樓蓋章叫“進城辦事兒”。
”城里”哪都好,唯有一點不好:人多。人多于是內卷嚴重,做什么事情都要搶。飯點打飯要跑著去站隊,不然稍晚幾秒鐘就要排老長的隊伍了,這叫“奔飯”;課間想打會兒乒乓球要跑著去搶球臺,慢一步,這課間十分鐘也就只能偷偷揪萬年青葉子飛著玩兒了。不像在“鄉下”,人不多,干啥都不用搶。
有一次,“城里”同年級的幾個學生為了打乒乓球都跑到“鄉下”來搶球臺了。本來吧,“鄉下”的學生是沒多稀罕搶球臺打乒乓球的。但見人家大老遠過來搶,自己也都來了興致。
看著其中一個個子不矮、長得很瀟灑、衣著時尚的“城里”男生打乒乓球技術嫻熟,一直贏,霸住了球臺,甚至旁邊一起從“城里”過來的一個挺漂亮的女生一直在旁微笑給他加油時,李子昂和錢永祥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倆湊過去,想比試比試。
對方三個小伙子也一副很拽的樣子,看不起這些窮“鄉巴佬”,提出打三局,每局換一個人,每局11分,三局兩勝。錢永祥于是叫來了高原,3v3比賽正式開始。第一局,錢永祥對陣對方第一位選手,11比9險勝對方。第二局,高原對陣對方第二位選手,11比5大比分取勝。已經取勝,本不需要繼續打,但對方為了找回點面子非要再打一局。
第三局李子昂對陣對方剛才一直霸臺的很瀟灑的男生,他倆實力其實差不多的,但不知是因為對方緊張,還是李子昂為了殺對方威風,意氣風發,而狀態超常好,最終竟把對方打個11比3,尤其最后一個扣殺,對方為了接球還摔倒了,膝蓋也磨破皮出了血,場面甚是尷尬。只是,讓人羨慕的是,旁邊那個漂亮女生趕緊上前去扶摔倒的瀟灑男生,一邊還說著安慰的話。男生也不言語,沒回應女生的安慰,只是拿上自己的球拍,略帶沮喪地、賭氣般瘸拐著離開了,而女生和另外兩個隊友也趕忙追了上去。
從此以后,很少有“城里”人再來”鄉下“搶乒乓球臺。
不過話說到底,“鄉下”除了人稍微稍等,公共設施顯得充足,并無其他任何顯性優點,又小、又舊、又臟、又不方便,所以大家都期盼著早一天離開這里。
高一下半年,也就是04年的春天,剛開學不久,03-2班的學生們從班主任楊午雄老師那里得知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大一下學期開始就要分文理科了,所以有一部分選擇文科的學生會在不久幾天后跟班里同學說再見。好消息是,由于距這十公里外的新校區已經建好,每個年級后幾個班的學生會搬過去,因此這里的主校區的宿舍和教室都變得充裕,他們馬上就可以集體“進城”。
第一個消息,本來是對自己沒多少觸動的,他雖然也腦洞大開地想過自己去學文科,但終究還是沒走那一步。但當聽到舍友、好朋友楊懷宇,尤其當聽到暗戀好幾年的姑娘季雨曦也選擇了去讀文科時,李子昂的內心不那么淡定了,甚至變得有些傷心。分班之后的好些天,李子昂都悶悶不樂。
有幾天,班里盛傳學校打算重組重點班,把重點班排名比較靠后的一批學生都劃分到普通班去,而從每個普通班選拔前幾名進入重點班。田雨濛排名本就比較靠后,她擔心自己馬上要到普通班了,于是給自己在乎的幾個人寫了離別信,甚至當面遞給了對方。但過了些日子,雖然確實重點班出現了從普通班選拔上來的新面孔,但沒有了后續動作,沒說要淘汰重點班排名靠后的一批學生。田雨濛于是又將她寫好的信一一要了回來。跟李子昂要信時,李頭也沒抬一下,直接隨手從書中間抽出那封似是沒拆封的信,麻利地揚手還于田雨濛。
下一節上課鈴響了,當李子昂回到自己座位,看到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
“豬!薄命吝嗇鬼!連頭也不舍得抬一下!”
一看就是田雨濛的字體,惹得李子昂都偷偷笑了,其實自己當時已經認真讀過那封情真意切惜離別的信了,沒抬頭也是為了避免田雨濛尷尬罷了。
文理科分班后,李子昂和季雨曦之間的關系卻變得親密了些許,他倆經常互相寫信,勉勵對方好好學習,放假在家時也會在QQ上聊人生見解,偶爾在校園內碰到,彼此都很開心,但也都有些緊張,甜蜜而靦腆地笑笑,誰也沒往前再走一步。
季雨曦給的信,以及發來的消息,李子昂小心地保存了好久,久到后來連他自己也不記得有多久了,只記得那些年的晚上,自己在被子里偷偷打手電筒看信的情景,他甚至還能回憶起紙張散發出的若隱若現的清香。很多年后,季雨曦早已遠赴歐洲,并且定居下來,結了婚;而李子昂也在國際大都市海市落了戶,買了房,談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朋友。
對于第二個消息,集體“進城”好消息,那確實是令人異常開心的。居住環境不是好了一星半點,而是有了質的飛躍。雖然宿舍依然沒有獨立衛生間,但樓道里公用衛生間的環境卻比租借地優質、干凈了一個量級,一層樓里洗漱間、衛生間數量也多了不少。單這一點,已經可以讓03級重點班的兩百多名學生心滿意足了,更不用提宿舍、教室、食堂的環境也比之前好太多,去圖書館、體育館或出校門也都方便了許多。
李子昂后面幾乎再也沒回到過租借地,準確來說,只回去過兩次。一次是畢業前夕,田雨濛滿心期待地想約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在高考之后奔赴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她想打電話給北京的親戚,看能否找些幫助,那晚,田雨濛和李子昂摸黑穿過操場邊那條狹小之路,來到租借地,使用學校唯一殘留的公用電話,卻沒打通。
另一次是畢業后很多年以后,留在家鄉的楊懷宇、錢永祥、何彬三人約回鄉的李子昂一起在原租借地、現室外夜宵店擼串、喝啤酒。他們四個一邊擼串一邊睹物思人、追憶往昔,頓生白云蒼狗、世事變遷之感。而服務員這時也非常識時務地用一聲吆喝把他們拉回了現實世界。
“久等了,老板們,您的烤腰子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