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河中有錢,而是河中隔壁的印度有錢,每年去收點利息不是問題。
債可以往下推,而軍事行動產生的需求,卻只能在大明境內消化......主要是在江蘇、湖北、浙江、廣東、福建這五個省內消化。
而這種軍工訂單,在什么時候可都是好買賣啊!五省的奸商還不賺翻了?和奸商有勾結的文官能反對這種好事兒?
金融這玩意可夠神奇吧?宣德帝當年要有這個,下面一幫文官都得變成兵國主義分子。
“當然是誰當安南國王,誰來還債了!”朱慈烺耐心地解釋道,“老四,你覺得欠個幾百萬債換一個安南王來當算虧本?”
“可是這個安南國國小民貧,怎么還得上幾百萬?”崇禎大概許了朱慈照當安南國王了,所以這會兒一聽說要欠幾百萬,頓時就有點著急了。
幾百萬啊!
朱慈照和朱慈炯一樣,都是“窮養”的孩子,在少年侍衛團和侍衛團學習的時候,一個月才10兩銀子的零花......
“不用還幾百萬的,”朱慈烺笑道,“以500萬計,付8分年息,一年不過40萬利息。只要能付出一年40萬息,500萬的債就能一直背下去了。以安南膏腴之國,年入兩三百萬有什么問題?怎么會背不起500萬的債?
如果老四覺得這40萬的年息實在還不上,只需要拿出200萬畝永久免稅的良田把債抵了就行。安南沃野千里,200萬畝才占多少?這樣安南朝廷將來只需要承擔200萬畝良田交割之前產生的利息就行了......最多也就是幾十萬兩。”
“這就好,這下我就放心了!”朱慈照笑了起來,土地反正是搶來的,分一點給債主也沒什么,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息,總歸是能還上的。
朱由檢看著這傻兒子,心里也是一聲嘆息啊!
安南的良田......那可是兩熟三熟的水田啊!在免稅的情況下,包給商屯,一年怎么都能有六七十萬收入吧?你這么“做買賣”,你家左夢梅知道嗎?
朱由檢嘆了口氣,對朱慈烺道:“老大,那老四去安南的軍費開支......就由你幫著籌集了!”
“包在兒臣身上!”朱慈烺笑著道,“兒臣可以做主,先給老四500萬額度,不夠咱在加!打仗的事兒,是不怕多花錢的,只要能贏......占下來的地盤也有利可圖就行。”
“那是自然的!”崇禎還算滿意——這逆子雖然是逆的,但是問他要多少錢都是一句話!這表現比上輩子還是有進步的。
其實崇禎不知道,這500萬的債根本不是鹽業銀行拿出來的......朱慈烺拿到朱慈照簽字畫押的借款合同、土地證和官商牌照(就是御用商人)后,就能去上海替兄弟找錢了。
自然會有想拿安南土地和給安南王國當官商的奸商拿錢出來做委托貸款——他們的錢是無息的,只需要鹽業銀行出具一個“戰敗情況下承擔還款義務”的擔保函就行了。而在安南之戰結束前所產生的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息......當然就是鹽業銀行的利潤了和朱慈烺的辛苦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