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夏國有著一大批精銳的特殊兵種,以及錢友龍的暗中協助,恐怕李元昊早就被織田信長給滅了。
開元郡方向,程蜜蜜在奪得政權后,將密宗佛教任命為國教,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全部被任命為國師,僧一行為大慧禪師,擔任開元郡密宗領袖。
而后由郭子儀、封常清各統十萬大軍分兩路平定郡中叛亂,兩路大軍一路橫掃,所過之處無人可擋。
先如今開元郡內只有恒國攻占的洪里縣和被前鐵國將領田承嗣占領的五城縣沒有落入月國之手!
而這兩地也讓月國如鯁在喉一般,打洪里縣,恒國必定出兵,打五城縣,駐扎在洪里縣的朔方軍團也不會坐視不管。
以月國僅有七縣的根據地,時間越久,對月國就會越不利,無奈的程蜜蜜想要讓密宗出手,然而雙方只是互相利用的關系,如果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密宗倒是愿意做個順水人情。
可現在要讓他們正面對抗兵鋒正盛的恒國,他們斷然是不會同意的。無奈之下,程蜜蜜只能將目光放在了北魏國上面,準備挑動北魏國內亂的時間,采取歷史上金國的“南失北補”策略。
金華郡方向,耶律善才和耶律辨才已經回歸,被林凡分別任命為立皁縣和梧桐縣縣令,由賈似道負責為楊安兒出謀劃策。
只可惜,賈似道雖然在軍事上有點天賦,但紅襖軍和金國的實力實在過于懸殊,在完顏合達的全力進攻之下,紅襖軍開場雖有幾場小勝,但很快就被反應過來的完顏合達擊破。全軍損失過半,首領楊安兒兵敗被殺,從子楊友想要奪取首領之位,然而紅襖軍將領根本看不上上資歷和威望都不足以服眾的他,紛紛轉而投靠楊安兒之妹,‘四娘子’楊妙真,共推楊妙真為紅襖軍第二任盟主。
楊妙真剛剛喪兄,還來不及悲痛,便被保送上了盟主的位置,看著紅襖軍將士那滿是希翼的眼神,楊妙真便毅然以女子之身抗下大任。在草草為兄長楊安兒收斂尸骨后,繼續紅襖軍的反金大業。
而就在這個時候,賈似道也看出了金國的戰略,他們就是想將紅襖軍成員全部聚集到一起,然后好一舉全殲,永絕后患。
在賈似道的提議下,楊妙真力排眾議,果斷放棄雞鳴縣,打消了守城的想法。帶著殘軍返回原先的雞鳴山中困守。
入山后,金軍果然無法再大軍出擊,只能挑選一些精銳入山剿匪,楊妙真憑借著自身的勇猛,以及對雞鳴山的熟悉,帶著紅襖軍數次擊退進犯的金兵。使得紅襖軍原本已經瀕臨崩潰的士兵,得到了些許恢復,人人奮勇爭先。
如果世態如此發展,金軍想要覆滅紅襖軍自非易事,然而世事難料,奪權失敗的楊友,本就對自己的這個小姑媽存有怨恨。
如今楊妙真統軍后,改變作戰策略,帶領紅襖軍歷經數勝,備受矚目。如何不讓楊友眼紅。
眼見楊妙真在軍中的聲望越來越好,自己奪權的希望渺茫,懷恨在心的他,竟然喪心病狂的暗中向駐扎在雞鳴縣的完顏合達投誠,并獻上了雞鳴山地勢圖和紅襖軍明哨、暗哨的布防位置。
原本還在為如何平定雞鳴山殘余叛軍煩惱的完顏合達,當即欣喜萬分,不僅親自接見了楊友派來的親隨,還極為隆重的為這親隨置辦了酒宴。
臨走時,不僅奉上千兩黃金,還表示帶平定雞鳴山叛軍后,會呈報金王,給楊友猛安之位,希望在明日攻山的時候,楊友能夠乘機在內部起事,徹底打亂紅襖軍的陣腳。
在楊友的這名親隨偷偷潛回山后,立即找到了楊友,礙于完顏合達的禮遇,親隨一而再,再而三的夸贊完顏合達是多么的氣度不凡、禮賢下士,又是多么的重視楊友的投誠。
這讓原本心中還有所顧及的楊友,疑慮全消,決定明天在兩軍交戰的時候,發動內亂。
……
“寨主,不好了…不好了!”
聚義廳中,楊妙真位于首座,紅襖軍將領分座兩邊,此時正在商量軍務,殿外卻有一名紅襖軍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語無倫次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