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夫倒要聽一聽外使的高論?”
馮去疾倒沒有直接橫眉怒目,畢竟這點城府還是有的,否則又豈能在大秦廟堂叱咤幾十年。
“今四海番邦異族雖懼秦之天威,卻并未臣服于大秦。”
“若秦國坐視東胡欺凌四鄰而無動于衷,東胡人必將更加肆無忌憚,認為秦國怕了東胡人。”
“一旦等東胡人做大,吞并四周弱鄰而強自身,野望不斷膨脹之下,將來與秦必有一戰。”
“如今趁東胡人忙于四處征戰,無暇它顧之時,秦國只需從潦東出一只勁旅,必能一戰而克東胡。”
“也能借此向北方各部番邦異族昭示秦人之強盛,從而贏得各方尊重。”
“一旦秦人大勝東胡,我國之危也能順勢迎刃而解,屆時秦國不但留下強盛之名,還收獲了匡扶正義,救助弱鄰的美名聲譽,故而天下共尊秦國并非不可能。”
“彼時天下各族若想相互攻伐,只要陛下不點頭,還有何人敢四處挑釁?”
“如此,陛下威名必能在青史留下的筆墨更濃。”
南宮燕說得頭頭是道,差點把自己都感動哭了。
嬴政一副風輕云淡的樣子,似乎對南宮燕的話,并沒有多少感觸。
此時他正在與意識系統空間的曾浩交談。
“先生以為箕子使臣所言如何?”
嬴政好似隨口問道。
“陛下,在下以為箕子國要救。”
曾浩想了想,然后十分果斷道。
“愿聞其詳。”
嬴政頗有些意外,頓時來了精神道。
“陛下熟讀各國列傳,胸中自有韜略,應該知道圍魏救趙的故事。”
“唇亡齒寒,雖然箕子國彈丸之地,亡了,對大秦而言也無傷大雅。”
“可只要陛下胸懷大志,有平定北方大漠的雄心,就必與胡人早晚有一場大戰。”
“若不能成為朋友,那便是敵人。”
“既然早晚都是敵人,削弱敵人,不讓敵人做大,就是對帝國有利之事。”
“如果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又能讓敵人受挫,又何樂而不為?”
曾浩侃侃而談道,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其實心里多少還是有點虛。
“先生之意,既有解救箕子國之謀,又有不讓大秦動用一兵一卒之計?”
嬴政頗為意動,試探性問道。
“只要陛下舍得,只需二人,箕子國之危必解。”
曾浩笑著道。
“喔?”
“說來聽聽。”
嬴政眉頭一挑,不知曾浩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項籍叔侄。”
曾浩也不再賣關子,而是振振有詞道。
“先生,你不是對朕說項籍乃千古猛將,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殺之?”
嬴政有些不解道,畢竟出爾反爾可不是什么好習慣。
“陛下能夠消除項氏叔侄心中的仇恨嗎?”
“如若不能,留在秦國,不用可惜,重用則早晚必成巨大隱患。”
“如此還不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項籍胸有大志,此等王霸人物,必不肯久居人下。”
“與其讓他們禍患秦國,倒不如放出去禍害異族外邦,于秦有百利無一害也。”
曾浩當然知道項氏叔侄的能耐,可這樣的英雄人物殺了實在太可惜了啊!
放出去不但于華夏有利,還能禍禍它國,何樂而不為?
“先生就不怕放虎歸山,終為虎傷嗎?”
嬴政目光森冷,聲音淡漠道。
“陛下怕嗎?”
曾浩反問了一句道。
“哈哈哈哈哈!”
嬴政突然大笑起來,然后離開了系統空間。
曾浩看著嬴政消失的身影,神色有些沉重。
這祖龍號稱千古一帝,并非等閑人物。
看來是采納了自己的建議嗎?
也好,羽之神勇萬古無雙,真不希望西楚霸王還沒名動天下,就因為自己成為了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