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人的沖鋒,是雷軍看到轟炸效果之后臨時調整的戰略,原本這一仗,他認為會非常艱苦,作了很多準備,包括五里長的戰略縱深,數十道戰壕、拒馬、陷馬坑等無數的準備,為此讓十五萬大軍,忙了整整七天,而這一切都沒用上。
事實上,奧人的火槍質量很一般,至少在雷諾的眼中,甚至還不如他準備淘汰掉的前裝燧發槍。
奧人的火槍,不僅是前裝,而且沒有子彈軟木塞,更沒有膛線。雷暴也不知道從哪兒找到的一本古老歷史書,有幾個排隊槍斃黨的插圖,以此為秘術的依據,玩的是奧人槍斃黨列陣。
地球人都知道,當初之所以用這種方式戰斗,是因為火槍的射程和準確率有關,超過十米,火槍子彈都不一定打到哪兒去了,在無奈之下,才用排除槍斃的方式,這種作戰方式,甚至不如蒙古騎射效果好。
通常在打完一陣排槍之后,就只能用刺刀戰斗,從熱武器戰斗轉為冷兵器肉搏。
奧人火槍的出現,也不過二十幾年的時間,奧洲的天災不斷,越演越烈,雖然奧洲同樣有很多國家,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沒那么好,可受困于天災,他們根本沒時間發動戰爭。
所以,二十幾年下來,火槍的戰術發展極慢,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檢驗,他們還沒找出更有效使用火槍的辦法,甚至連分段射擊都沒有出現。
不管怎么說,奧人對火藥的熟悉程度,都遠超過楚人,他們不會因為劇烈的聲音,硝煙而產生恐懼,至少他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兒。
而且作為軍人,雷軍很清楚戰陣的重要性,火槍手訓練之初,就要求必須在任何時刻,保證隊陣完整,就算有人死掉,后面的人也必須馬上補上去。
轟炸讓他意識到,火藥的殺傷力,不僅來自于子彈對**的消滅,巨大的聲響,讓他可以得到更多。
例如,幾十萬匹盟友!
混亂引發的后果,令人無奈,程亮也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可他什么都作不了,甚至不知道應該下達什么樣的命令。
隨著排槍響起,那些還沒有恢復的戰馬就更加瘋狂了,將身上的騎手拋于馬下,巨大的蹄子將所有的生物踩成肉泥,不管是它的主人,還是它的同類。
生物的本能,讓它們想要遠離聲光,向它們認為安全的地方奔跑……
這一戰,布陣用了兩個半時辰,而戰斗只用了不足一個時辰,追擊則是整整半天。若非奧人沒有馬,大楚聯軍的損失,將會擴大數倍。
即便如此,最后的統計結果,依然讓程亮手腳冰涼,他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向楚仁陛下寫奏章了。
這一戰,奧人死傷兩千八百余人,其中八百九十人陣亡,六百九十余人重傷。
要知道,大楚的空軍,可是擁有三百艘飛艇,滿載狀態下,每艘飛艇可以裝載兩千到四千斤的炸彈。近十萬斤的炸彈投下去,奧人的傷亡卻只有這么多,正是因為有戰壕這種楚人完全無法理解的東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