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已經進入火槍時代,雖然使用的是排隊槍斃,可奧人已經發現,在防御的時候,戰壕可以有效的防御火槍的進攻。
再看大楚,四十萬聯軍,戰死六萬七千余人,失蹤八千,受傷者不計其數。
若是有人專門研究,就會發現,這場戰斗,死在奧人轟炸下的楚軍、羅殺軍,不足五百人,絕大多數的的死傷,來自于那四十萬奧人的‘盟友’。
幾千頭牛組成的火牛陣,就能沖垮上萬人的軍陣,四十萬匹受驚的戰馬,帶來的傷害是令人恐怖的。
在這六萬多的陣亡名單中,重騎兵就有八千之多,他們的戰馬是優中選優,是戰馬中最強壯的一批,否則也馱不動重騎兵。
戰馬受驚后,重騎兵毫無例外的被拋下戰馬,身體被戰馬無情的的踩踏,再堅固的重鎧,也無法承受這樣的傷害。
這次會戰,對奧人來說,不僅莫名其妙的擊敗了楚人,而且繳獲無數,超過五萬匹戰馬,是重中之重。至于楚人的裝備,他們反而看不上,習慣使用火槍之后,誰愿意用刀槍?
反觀楚人,讓程亮頭疼的問題太多了,不僅是戰敗的責任、損失,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戰爭,應該怎么打?
程亮是已經軍中的宿將了,想找個人請教都難。除此之外,奧人得到了大批的戰馬,機動力提高了數倍,這讓他對接下來的戰斗,感覺無所適從。
所以,在戰報之外,還有一份請罪、請辭的折子。打了幾十年的仗,程亮發現,自己突然不會指揮了。
戰場上,大楚羅殺聯軍,一敗涂地,而另一個戰場上,以雨溪為首的地仙,卻占盡上風,奧人的地仙異乎尋常的少,而且實力也沒有想象中那樣強。
在雷軍準備組織軍隊,乘勝追擊的時候,他受到來自于大楚地仙的刺殺,雖然奧人的幾位地仙及時趕到,拼死營救,依然讓雷軍受了輕傷,這讓原本的追擊計劃,不得不暫停,給了大楚軍一絲喘息之機。
可問題并沒有因此而解決,戰馬怕轟炸、怕火槍,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啊,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讓戰馬適應爆炸聲,可這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那么,怎么辦?
大家都下馬,由騎兵改成步兵?
別說重騎兵,就算輕騎兵一身的裝備也不輕,騎在馬上感覺影響不大,同樣的裝備,讓他們從騎兵變成步兵,別說打仗,一個沖鋒過后,怕是大家都沒有力氣了。
正在程亮一愁莫展的時候,傳來洛城兵部的一份加急公函。能讓兵部馬加急的方式送到前線的,通常不會是公函,而是命令或者是圣旨,可偏偏這份就是公函。
這份公函的來歷很簡單,雷諾看到那可笑的空戰之后,寫了幾個字,交給手下飛艇部隊,在去洛城的時候,順便帶過去,這份只有幾個字的紙,很快就到了魏文長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