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用黑火藥炸彈,對地面部分的殺傷真的很有限,別說黑火藥,換成TNT,都很難保證一枚炮彈炸死一個人,當軍隊知道炸彈的缺點,不難想出克制的辦法。
當然,雷暴也感覺到,空中力量很重要,不僅可以用于戰斗,更重要的是運輸。飛艇的載重量,自然是比不過運輸艦的,在大海上,用處不如船,可在陸地上,特別是復雜地型,效果比戰馬要好得多。
所以,他考慮的方向是更大的載重,主要用于運輸。他作過一個計算,若是大量制造用于轟炸的戰斗飛艇,飛艇本身不是問題,畢竟結構簡單,可用于轟炸的黑火藥,將是一個天文數字,畢竟那是消耗品,扔下去就沒了。
以目前占領的地區,每天能生產出來的黑火藥數量很少,缺少硝石和硫磺。畢竟控制區還太小,而且人手也不夠。
現在雷暴和雷軍,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守住這片登陸場,至于進攻,還是等后續部隊到達之后再考慮比較好。
第一交會戰,給雙方的指揮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亮就發現,以往的戰斗經驗,在飛艇轟炸下,已經全面崩潰,那種集群沖鋒,在以前看來,是銳不可擋的,人越多越好,可在飛艇面前,人員太過密集,除了給自己帶來麻煩,對于勝利沒太多的幫助。
吸取這個經驗,第二次會戰,程亮準備的部隊數量反而下降了,只用了二十萬人,而且準備進行步戰。
很顯然,因為轟炸的原因,騎兵的戰馬,成了敵人的幫兇,產生的殺傷力,遠比飛艇轟炸要大得多。
當然,步戰不等于不要馬,在戰場上,士兵下馬作戰,行軍的時候,是離不開戰馬的。
第二次會戰同樣是由空軍先開始的,為了這一刻,程亮可是準備了二十多天,五十艘飛艇,掛載著兩百架腳踏飛機升空。
當兩百架飛機,從空中俯沖下來的時候,奧人的飛行部隊驚呆了,當第一艘熱氣球,被火油點燃后,從空中象石頭一樣掉下來的時候,奧人的熱氣球部隊一轟而散,這時候誰特么的還在乎轟炸任務,以熱氣球的速度,能逃掉就是走狗屎運了。
看到空戰的結果,不僅是程亮,軍心鼓舞,前進的步伐都變得輕松了幾分,畢竟扛著五、六十斤的鎧甲兵刃,又習慣了騎馬作戰,到了地上,大楚的軍隊戰力,直接下降了一半還多。
“兩百丈,床弩隊準備。”
“射。”
數百架床弩,一字排開,弩手手持木錘,砸在弩機上,近千支月牙弩槍飛出……
突然,奧人全體矮了一大截,上千支弩槍,從奧人的隊列頭頂飛過,居然一個人都沒傷到!
怎么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