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這不可思議的一目,無可阻擋的床弩,居然失靈了,這不可能。
要知道,對面的奧人超過十萬人,任你訓練有素,也不可能作到令行禁止,何況從命令下達,到士兵執行,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
這又是一個意外,第一次會戰,不僅給程亮帶來很多思考想法,雷軍也同樣在研究,楚人的軍隊,與奧人的有很大區別,戰壕這種東西,到底還需不需要?
畢竟只是第二戰,雖然這些戰壕很可能沒用,可奧軍還是按以往作戰的習慣,挖了數條戰壕。當然,比起第一次會戰時數十條戰壕,這次要少得多。
沒想到,空戰失利,迎接他們的是上千支弩槍。按奧人的戰斗習慣,作為防御的一方,見到敵軍遠程武器的時候,不需要命令,直接進入戰壕。
所以,程亮就看到令他不可思議的場面,奧人集體矮了一截,正在他思考奧人是怎么傳達命令的時候,奧人作出反擊。
奧人雖然還不是全火器軍隊,至少已經完成八成的改裝,不僅有槍,還有火炮,相對成熟的火炮。
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奧人從戰艦上,運下數百門火炮,其中就包括四十斤重炮。
所謂的四十斤重炮,當然不是說火炮重四十斤,而是一枚實心炮彈的重量。由于生產技術不過關,每一門火炮的口徑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奧人的火炮,不是按口徑計算的,而是按實心彈的重量計算。
四十斤重炮,炮身重四千六百斤,加上炮架、助退軌道這些輔助裝備,總重量超過五千斤。
在搶到楚人戰馬之前,雷軍幾乎放棄了這種重炮,實在太沉了,靠人力根本運不到這么遠。
好在熱氣球的數量在飛速增加,雷暴指點他,身為指揮官,應該多長長腦子,以熱氣球的載重量,是可以勉強運送重炮的。
所以,這里就有了三十門四十斤重炮,一百八十門三十斤炮,以及超過五百門三十斤以下的輕炮。
在陸戰之中,兩百丈的距離不算近了,奧人的數百門火炮之中,也只有三十斤以上的火炮,才能將實心彈打出這么遠的距離。輕炮的射程都很近,最小的十斤輕炮,射程只有三十丈。
一次將兩百一十枚實心彈,射入楚人的隊列之中,拋起上百道血雨肉泥,令楚軍陣列為之震動。
其實,死傷遠沒有那么多,除了三十門四十斤重炮,帶來了不小的傷亡,三十斤中炮的殺傷力一般,到了這個距離,已經是強弩之末,能不能殺人,是要看運氣的。
即便如此,也讓程亮意識到,他面對的,是一支作戰方式完全不同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