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不會拿奧人的生命作事兒,并非他有多好心,而是奧人現在折騰不起啊。大麗三省才幾百萬奧人,在一百多個行省之中,已經算是極多的。
沒有人,還玩個屁啊。
董君文能在幾年內奪權,無非是兩手,一是借勢,二是供給。借勢,自然是借董國余勢,董國雖然沒了,可董民還在,如今活下來的奧人之中,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董民,這是一股龐大無比的力量。
感謝父皇董公明,以及董國的重臣們,他們的努力,雖然無法改變董國的亡國命運,卻給活下來的人留下一個堅實的底子。
董君怡能收服熊本、瓦蘭這樣的民間地仙,他能從妹妹手中奪權,儀仗的無非是祖輩的余蔭。和妹妹比起來,他的身份更有優勢。大皇子,這包括著長與子兩個身份,立長是董國的傳統,立子就更不用說了,奧洲出過女王,可數量非常少,人們還是習慣由帝王掌控帝國,而不是女皇。
有了這兩個優勢,在董君買和董君怡面前,他的優勢被放大了許多,只要他不蠢,就是天然的接班人。事實上,董君文不僅不蠢,還比弟弟妹妹更聰明,更有能力。
供給就更簡單了,活下來的董民之中,貴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特別是在大麗三島這邊,都是靠木筏浮島活下來的。不管這些董民曾經有過一段多瘋狂的歲月,在他們心底,都會感謝兩個人。
董國秘師雷暴,董國君王董公明。
民眾是最現實的,不管他們心中有多感謝這兩位,在吃飽肚子之前,一切都是扯蛋。這些年雖然好些,可大家的日子還是挺難過的。董國富裕,哪怕只是普通的小民,也不需為生計煩惱,居有室,食有肉那是最基本的。
可到了大麗,這些都別提了。楚人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怎么可能讓奧人好過?人頭稅就要人命了。
雖說一個金幣其實沒多少,可大麗真沒錢啊,就算把本地原住民搜刮一空,都不夠一年的人頭稅,所以只能用實物交稅。還好大楚人也知道奧人沒錢,是接受實物稅的。
可實物稅也不成啊,處于半饑半飽,冬天會凍死人的狀態,一個金幣就足以引發混亂了。大麗不凈,這是大楚的策略,人家就沒準備讓奧人安生。挑動原住民與奧人之間的爭端太容易了。
當初奧人登陸的時候,一個個眼珠子都是紅的,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這仇結大了。只要大楚稍稍向原住傾斜一點點,就足夠用了。例如,原住民沒有人頭稅,定期發放少量的鐵器。
說的好聽,算是補償當年的損失,可你發的鐵鍋,用的居然是精鐵,稍加熔煉,就能打造武器,這就說不過去了。
這些年大楚是不缺鐵器了,可還沒奢侈到用精鐵打造打鍋的程度吧,你們自己都作不到,給原住民發放,騙傻子呢?
奧人以前過的日子,比大楚人還好,受教育的程度也高,遠不是原住民能比的,見到這些精鐵鐵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還商量什么,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