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動手看對方都不順眼,奧人先動手了,那還等什么,干吧。
大麗三島,烽煙不斷,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以村、鎮為單位的戰斗,每天都有發生,再加上衣食短缺,沒有醫療等條件,這才造成奧人人口不增反降。
大楚就是在用軟刀子殺人,不僅大麗三島如此,奧人所在的一百零八行省,都是按這路子走的。除了羅門列島上已經沒有原住民外,其它的一百零七行省,都是如此。
其實大楚海外并不缺少島嶼,可設立行省的時候,找的島嶼全都是有原住民的,雖然總人口沒有奧人多,卻給奧人帶來無數的麻煩。
很多奧人都已經放棄了,按照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要不了百年,奧人的人口就會減少一半,幾百年后,奧人就真的成部落了。
董君文為此也沒少花心思,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人頭稅。大麗靠海,他發動勞力,在海邊建鹽田,曬出無數的雪花海鹽,比大楚制的鹽要好得多。只有神工城的鹽才能與之相比,神工城不缺錢,制鹽純粹是解決大楚鹽價高昂的問題,等鹽價下來了,雷諾就命人收縮鹽田產量,防止大量的鹽工失業。
鹽這種東西,在大楚世界是稅收的大頭,甚至可以上升到戰略物資的標準。不僅大楚需要,北方的部落,西北小國,甚至羅殺都需要。
先是與遼東部落交易,借這些部落的道路,將雪花鹽售賣到北方草原,一路向北入羅殺,一路向西入真臘……
為了防止引起大楚的注意,董君文作的很小心,不求將生意作多大,首先解決人頭稅,只用了半年時間,試驗性的交易,就完成大麗島奧人的人頭稅,還有富裕。
其實最好的交易對象是大楚,可董君文知道,那很危險,在他的強令下,沒有一粒雪花鹽進入大楚境內,哪怕是走商的楚人,都在禁止交易之列。
有了錢,董君文實行奧人補貼政策,按人頭算,給物不給錢,此時的大麗,錢是沒多大用處的,有錢也買不到東西。
借勢與供養,齊頭并進,他只用了幾年時間,就贏得董民的信任,數據占據三分之一的董民信任他,再加上看得見的實惠,余下的三分之二奧人,也開始愿意聽從他的指揮。
董君怡將一切看在眼中,眼看著自己的權力被奪走,可奧人的日子確實比她管理的時候強得多,她又不是喜歡權勢之人,也就順其自然了。
一年前,董君怡提出想要返回神工城,雖然她在那里居住的時間不長,可如今家早就沒了,大麗奧人的生活提高了很多,除了神工城,她有一種天下雖大,何以為家的感覺。
其實,內心深處,也有一點點的喜歡神工城,那是一座神奇的城市,無數的煙囪,日夜不停的吐著濃煙,各種鐵器如流水般的被生產出來,這種景象,就算在奧人也不曾見過。
神奇的城市,還有神奇的人。她心中對雷諾沒有任何愛意,甚至還帶著一絲絲的仇恨,可那里卻象磁石一樣,吸引人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