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再次代弟兄們謝老前輩不殺之恩,按江湖規矩眾兄弟們應以真面目示于老前輩,但今日情況特殊,兄弟們今后仍需在江湖上混日子,所以還請老前輩見諒。”
老人聽后微微一笑,揮手示意快走,黑衣人上馬而去。越萍兒和越夫人被解開穴道后上前施禮感謝救命之恩,老人道: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我帶這少年回到客棧,見你們已離開,向店小二打聽了你們離去的方向,就一路追來了,正巧碰到……”
“幸得老前輩及時出現,不然真不知我母女二人會怎么樣呢。”越夫人感激道,“這少年的事還請老人家莫怪,昨晚您說把這少年再送回,一則我們今天急著趕路,二則我們與這少年也不相識,只是路上碰巧搭救了他,見他隨您而去,想必也是個不錯的歸宿,所以未在客店等候。”越夫人略帶歉意的解釋道。
“哦?你們也不相識,這點老夫倒是沒想到。”老人略帶吃驚的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們趕路時,見他暈睡在路上,是我這女兒要帶著他。”說完,越夫人和那老人同時看向越萍兒,越萍兒見母親和老人同時看向自己,微覺不好意思,手搓著衣角低下了頭。
老人道:“既然你們于這少年有救命之恩,想必你們定是有緣之人,老夫一人獨來獨往慣了,帶著他一不方便,二不習慣,所以還請夫人找個妥當的地方把他安置一下。”
“老人家吩咐,我們照辦就是,只是這少年吞下那陰陽不定的冥靈金蟬,會不會……”越夫人欲言又止,老人見狀,哈哈一笑道:
“夫人擔心大可不必,吞下金蟬當時無事今后也就無事了,歸根結底金蟬到了人的身體也和其他食物并無二致。”
“老前輩這么說,我心里就有數了。”越夫人道。
老人轉身對那少年道:
“今后好生跟著這位夫人,他日如若有緣,咱們江湖再見。”少年點點頭,意思是知道了。老人又對越夫人道:
“前面離黃河已不遠,過河后夫人和小姐就安全了,老夫就此告辭。”說完轉身向來路走去。
越萍兒他們目送老人離開后繼續趕路。一行人趕到黃河渡口正巧有一艘木船,談好價錢,留一人處理馬車,因為黃河上沒什么大船,像馬車之類的物件渡不了船,其他人登船先行過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裹挾著泥沙滾滾向東,自古以來黃河就被奉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綿延幾千里,縱橫上千年,歷史興衰,往返交替,亙古未變中有變,有變中又未變,歷史的車輪就像這黃河之水從不因某人某事或停或留,任何想試圖改變這種方向的行為都被無情碾壓,多少英雄豪杰,多少驚天偉業,隨水一去不返,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笑談,評書桌上的折扇,道盡了人生,卻不如這水來的長遠……船上眾人望著這茫茫水面,不免心中泛起波瀾,突然船身一震不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