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去,你也要跟著去?”
李阿細似乎有些開心。
“只是……你的身體……”
她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李抗美。
“細嫲,醫生不是說了,我這情況,暈一暈是正常的,身體養好了,就不會暈了。”
“再說了,我跟您在一塊安全,暈了也有個照應。”
和李阿細一樣,李抗美完全不知自己剛才的暈眩,是因為靈魂出竅。
“好,我們一塊去吧!”
李阿細找到了理由,躍躍欲試道。
這天色雖然是陰沉沉地,北風在不時“嗚嗚”刮著,可這雪下得象‘蚊雨’一樣,跟南方的臺風天比起來,小菜一碟。
“蚊雨”是春天的毛毛雨,形容小得象嶺南特有的細腳黑蚊子,聽得見,看不清,打不著。
“……啊?”
李抗美傻了眼,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是病人耶,老太太你不應該陪我在病房的嗎?
她覺得自己需要審慎考慮,如何調整和李阿細相處的策略。
畢竟,屈指算來,這個老太太真是清朝出生的人,自帶馬甲,胸口上還有個“勇”字。
“抗美,你要加件衣服嗎?”
李阿細把行李袋從角落的桌子下面提了出來,催促道。
“……細嫲,我自己來,衣服不加了,戴雙手套就行。”
李抗美穿的是一雙“毛窩子”,不用換鞋了,本來還有一雙新的羊皮靴的,應該是原身父母買的新年禮物,被她放到了空間里,打算以后都不穿,樸素一點。
用曬干的蘆葦做的“毛窩子”,鞋底有兩塊木板,防滑不濕腳,好穿、耐磨,很保暖,費點手工,不要錢,除了不能靠近火,沒有別的毛病。
“帽子戴嗎?”
“有雨衣呢,不戴了。”
“那咱們走吧。”
“嗯”
既然老太太那么想出去,李抗美不妨順從了,把行李封好了放回原處,就一起出了門,冒雪前行。
一張單人雨衣撐開了共披,只能扣上兩顆鈕,李阿細把李抗美的肩膀攬得緊緊地,幾乎是挾持而行,生怕小姑娘被雪淋到。
身量矮的李抗美則兩只手拉緊雨衣上的鈕扣洞,不讓雪灌入,這也是她戴手套的原因,細嫲沒有手套,不能讓她拉。
住院部離食堂不遠,下了樓,經過小花園和兩排平房就到了。
然而,食堂無人,轉了一圈,在后門找到個做保潔的大媽,才知道當值的廚師們回家吃年夜飯還沒來。
盡管大媽有些意外這時候竟有人上門吃飯,還是熱心的說道:“師傅差不多到了,你們等等也成,我幫你們煮也成。”
食堂美名曰“供應小灶”,提供的一樣是大灶的食物,都是些久煮耐存的速凍簡餐,比如餃子、掛面、咸菜和燴菜等,統一開火變成單純開火,收費卻翻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