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性的教室》前十萬字情節雖緊湊,但實質性的沖突卻不明顯。
借著蘇靜優和張超二人的視角,班級內的各個同學逐一登場,看似平和的青春校園日常底下的暗流亦漸漸展露開來。
有意思的是,莊曉作為關鍵人物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其余時候罕有登場。
若非讀者們站在上帝視角,清楚這個戲份頗少的男人其實是站在書封c位的主角,否則未必不會將其當做打醬油的路人角色。
當然,不乏某些小機靈鬼堅稱“事出反常必有妖”,莊曉身上肯定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現在的表現必然是偽裝出來的。
聽起來一套一套的很有道理,實則就是偵探劇里“最不可能是兇手的那個人才是兇手”的神奇邏輯。
【死神大學生】:“看完前面章節,不難發現中的三年(7)班是個相當復雜的集體,里面有蘇靜優這種品學兼優的三好生,也有劉繼剛這類混社會的不良。正常而言,分化如此巨大的學生幾乎沒有劃分到一個班級的道理,但這個班級就是如此奇葩,會不會這涉及到了學校的陰謀?”
【倒鉤狼】:“成了,學校許是幕后最大黑暗勢力!請問樓上大佬,學校這么做的意義何在?把學生出貨嗎?”
【柯哀大旗不倒】:“根據楔子還有正文中數次隱晦的提及,三年(7)班之前的那個班主任死了,而且死因頗為蹊蹺,重點是作者在文字描寫時明確用了‘她’這個稱呼!其余的不用多說,大家都懂了吧?”
【稻花香】:“照這個思路分析,莊曉和前一位班主任絕對存在什么聯系,正是為了查明她的具體死因,莊曉才會來到三年(7)班。或者直白點說,他的目的索性就是為了復仇!”
【嘟嘟嚕】:“個人認為這種猜測太過淺層,更像是佳言大大刻意誘導才給出的信息。倘若整本書的主基調就是復仇,那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使用莊曉本人的視角進行描述?”
【元芳你怎么看】:“說到底的字數未免太少,線索還未悉數鋪開,比起這些我更在意的是主動挑釁莊曉的劉繼剛會落得什么下場。”
【人不裝逼枉少年】:“一個在校外和社會人士廝混的不良,還是被當槍使了的愣頭青,搞定他的方法不要太多。只是猜不到作者會安排怎么樣的情節,讓這個誤入歧途的少年迷途知返?”
【八重嚶】:“拜托,這又不是熱血教師漫,前面的基調明顯偏陰沉灰暗,怎么可能出現這種狗血的橋段?我話放在這里,假如作者寫出那種師生相親相愛的惡心內容,立馬刪書外加一篇嘴臭書評!”
這個留言一出,立時獲得了大量點贊與附和。
別看許多讀者吐槽小白文當道,網上凈是些無腦爽文,但讀者其實意外得真實。
如果景言和郭佳真的寫出莊曉用愛感化劉繼剛這種正能量爆棚的情節,十有**真會被掛起來狂噴。
“唉,景言,說實話我很懷念多年前啟點的氛圍,那會兒作者多用愛發電,讀者亦誠心相待,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郭佳忍不住嘆息道。
景言眼中微微閃過一絲悵然,隨即幽幽回道:“人永遠覺得過去的事物才是最美好的。”
厚古薄今,歷來是人類的一大特色。
“拋開情感因素,現在的網絡風氣當真不如過去,現在的讀者太浮躁了!”郭佳爭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