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青蛙這種食材,一直以來都是那些好(四聲)吃,又囊中羞澀的食客眼里,最完美的下酒菜。
將這么幾大類的部位分割出來,趙扶余便已經知道接下來該怎么烹飪了。
與一般人想的不同,趙扶余對青蛙的料理也是集合了數個地方的所長融合。
并非是單純的以一個料理派系來處理這些青蛙分割出的部位。
這就讓接下來的全蛙宴,會擁有非常豐富的料理手段,以及完全不同的料理風味。
...
將兩只蛙后腿的肉,全部剔除下來,去掉了骨頭以后還能有足足兩大盤的分量,就可以知道這等人高的青蛙,到底有多么豐腴的肉量。
而剔除下來的骨頭,趙扶余并沒有剔除得非常的干凈,相反的他還殘余了少許的肉碎在上面,用清酒清洗過以后,直接放入鍋內進行焯水。
不用放什么特別的東西,就是蔥姜,然后就開始燉煮,一直熬煮到骨頭里的膠質出來,湯汁都開始有點粘稠的時候,再將趙扶余一直有準備的高湯融入進去一部分。
就可以把泡好,清洗好的米粒放入進去,開始熬粥了。
這也就是全蛙宴的主食之一。
田雞粥!
源自于廣式煲粥的概念,原味的粥水也需要濃厚的底味,所以廣式的粥底往往是以帶有部分油脂的高湯來進行熬煮。
哪怕是沒有高湯,熬煮的時候,稍微加一點豬油,也能讓粥底的味道更加美妙。
趙扶余固然是用了些許的高湯,可是歸根究底還是得需要用青蛙的味道來增加粥底的鮮美。
可是一種鮮味始終是單調,這才又用其他的高湯來增加,粥底的味道。
此時還沒有到需要處理粥底的時候,每隔幾分鐘攪動一下,防止糊底就可以了。
把放入了米的湯鍋轉為最小的文火,慢慢的煲著。
趙扶余就開始處理起蛙肚來,這種原本需要好幾十只青蛙集合起來,才能烹飪一道料理的食材,如今這么一個青蛙就足以爆炒一大盤的蛙肚,自然也需要稍微來處理一下。
不止是將其切成能一口就塞入品嘗的大小。
關鍵的是在切完以后,要用冰水冰鎮著,只有冰過以后,再濾干了水分進行爆炒,才能保證蛙肚的清脆。
在處理了這么一手后,趙扶余注意的就是需要鹵一下的食材了。
青蛙爪,以及半截前腿!
與其他的食材不同,青蛙的肉質富含了水份,一旦過早就進行腌制,那么很快就會泄出水份出來,不但會影響成菜時候的美觀,更是會讓嫩滑的肉質收緊,變得略微有些塞牙。
所以處理蛙肉,一般的手法自然就是要炒的時候,現炒現烹現腌制。
提前腌制對于蛙肉這類的食材來說,并沒有辦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而只是看看粗略的處理手段,就已經可以從中品出,快炒,燉煮,清蒸,好幾個手段。
匯聚了幾乎中州好幾個流派的辦法,可謂是將五湖四海的料理放在了一餐之中。
這也會更加考驗趙扶余對料理的平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