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條問,于各縣其實差不多相同,之后便可以將問卷改為選卷,對于每一條利弊,可以給出甲乙丙丁幾個選項,通過電報發到各路。”
“各路下發縣里,完成選擇,再將每一縣的答案收起來,通過電報傳至京中。”
“答案不過一問甲,二問乙,字數不多,如此一來,是不是便化繁為簡,方便快捷了?”
司馬光看向趙煦,這娃之前的撲克臉,現在變成了有些期待,有些忐忑,有些小激動。
司馬光終于笑了:“陛下,如果老臣所料不差,之前那些,怕都是蘇司徒所制,只有最后這個化問卷為選答的法子,才是陛下的主意吧?”
“啊?”趙煦的臉一下子紅了:“學士如何知道的?”
“呵呵,陛下的理工課本,老臣也是翻閱過的。”
說完正色道:“陛下,之前那個問卷,老臣太熟悉了,當年老臣和明潤一起考察河情,這樣的東西,司徒不知道發下去過多少。”
“那些調查條文務實老練,不是飽經事務之臣,是絕對想不到如此周密的。陛下這樣做,有些不誠實了。”
趙頊只好低下頭:“是……是我做錯了。”
司馬光卻非常欣喜:“陛下年紀還在聰幼,偶爾犯點這樣的小錯沒關系,改了就是。”
說完將問卷折子收起來:“太皇太后,陛下雖在幼聰,然天姿英睿,這等化繁為簡的法子,已勝出殿中諸臣多矣,臣為大宋賀,為天下賀。”
“臣也有錯,之前五日之期,從這問卷上看,的確是太想當然了。”
“數日前蔡京過府,告訴我開封能在五日內復差役之法,卻不代表其余地方也能做到,當時臣只以為他是在矜功,卻沒有多想。”
“如今看來,時間的確不夠,不如寬展州縣一些日子,先用司徒之法調查京周,制作問條,再用陛下之法,將時間追回來,三月之后,再議役法,如何?”
高滔滔這才說道:“官家那日從學堂歸來,說司徒曾經跟他說,役法牽扯到天下之廣,務必慎之又慎。”
“應該查清事實,因地制宜,詳議熟講。最終的目的,是以天下人的利益為先,是讓天下百姓,不再為差役所苦。”
“在這個目的之前,任何人的觀點,他的,司馬學士的、章惇的,甚至官家和老身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根據調查所得的事實,發現問題,然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
“大家相爭,乃是為國,而不是爭什么勝負、斗什么意氣。”
“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章惇,朕今天容忍你,是因為你駁斥司馬公的意見當中,也算有幾分道理在里面,明白嗎?”
章惇再次狼狽躬身:“陛下英睿,太皇太后圣明,剛才是臣愚鈍激奮,做得過了,臣,臣給司馬公道歉,給陛下和太皇太后道歉。”
高滔滔說道:“那今天就這樣吧。對了,蘇油從中牟轉來一封信,是畢仲游寫來的,稱其中見解也有些見地,可供參考。”
司馬光從趙煦手里接過書信:“畢仲游?他現在是衛尉丞吧?”
呂公著說道:“是,畢仲游因陜西酬運糧秣之功,升將作監丞,這不是司徒長公子去了將作監嗎,因此便暫時調畢仲游去了衛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