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燈非常簡單,上下結構,上面裝水,下面裝電石,中間有一個金屬箍,內側有螺紋,是連接上下的重要裝置。
用電石燈時,先在下面的容器里裝滿電石,再用這道箍把上下擰緊,然后將水送入上部容器。
控制進水量的裝備叫“水針”,頂端也有螺紋,能和進水口的鑼帽套接,控制進水量的大小。
進水量決定著產氣量,進而決定火苗大小。
這東西只用鐵皮和焊錫就能搞定,制作難度比煤油燈高點不多,但是屬于清潔能源,沒有煤煙污染,而且亮度比煤油燈和蠟燭都好。
有了電爐,兩淮就可以用自己盛產的石灰和煤制作電石,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
蔡京卻道:“李兄如今可是我兩淮重將,豈可輕用,他的職責,是將我兩路的理工人才培養出來。”
李拴住才是大宋完美實踐“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第一人。
勘測,繪制、采礦、建廠、冶煉、設備制造、農田水利……如今可是香饃饃,哪路轉運使得到他,那可真是撿到寶了。
蔡京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哭著鬧著要李拴住到兩淮路來幫他。
蘇頌離職之前,也建議讓李拴住來接替自己。
海州是海陸樞紐,如今派往海州的太守,若是不懂理工怕是玩不轉。
最后朝廷同意了蔡京和蘇頌的請求,讓李拴住帶著工部侍郎銜過來擔任海州太守。
李拴住比蘇油大六歲,如今已過了五十,因緣巧合地混成了大宋朝堂正三品侍郎,自己都覺得不合適,一直鬧著要外任,倒是趁了他的意愿了。
李拴住到來之后,最舒心的莫過于蔡京,蔡京也仿效蘇油,大膽分權,兩人一個管工業,一個管財政民政,將兩淮路搞得風生水起。
蘇油笑著對李拴住拱手:“元長說得對,現在拴住老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一身本事兒傳給后人。”
蔡京笑道:“一會兒到了海港,明公好好看看李兄的大手筆!”
從馬車上下來,蘇油一看遠遠伸向大海中的鐵軌水泥棧橋,就禁不住雙手一合:“栓住哥,干得漂亮啊!”
鐵路能夠將火車直接開到海州港口,海州港,其實是陸地與前方一個狹長的島嶼連接起來的一個大灣。
島嶼的位置正好能夠抵御從海上過來的東北風,島子的北端被石料籠子堆壘出一道堤防,以阻擋北面的海潮。
島子的南端,同樣設有兩道海堤,海堤交錯,中間留有通道,船只必須拐一個S型,才能進入港內。
這樣的設計,同樣可以阻擋南邊的海潮沖擊,將整個海峽變成寧靜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