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馬可笑道:“此事愚兄早在作為,今日便將存稿交給賢弟,你慢慢看吧。吉時已至,不勞賢弟累送了。”
說完瀟灑登舟,揚長而去。
……
蒲馬可是漏勺用來引發市舶司大案的引子,之所以來得這么巧,是這貨本來就是漏勺寫信召來的。
當年漏勺隨兩位智慧宮老人學語言,二老一個勁地給漏勺灌輸教義,蘇油一看覺得這樣不行,于是給漏勺找了個“筆友”,就是遠在南海的蒲馬可。
蒲馬可是愛麗絲的兒子,李舜舉的干外孫。
李舜舉是內官們的老祖宗,以李憲、王中正、宋用臣等人在內官中的地位,見到李舜舉都得乖乖叫爺爺。
市舶司里的主官,很多都是中官,因此蒲馬可被廣州市舶司通事官吏勾結豪強陷害,這就算捅了馬蜂窩了。
經此一事之后,努爾馬意識到了學會官話這門外語的重要性,加上市舶司歸還了他父親留下的財產,于是安心呆在漏勺身邊,當起了一名學生。
而漏勺一視同仁的態度,也得到了光塔寺長老辛押陀羅的認可。
這老頭才是廣州蕃人的真正首領,已經在廣州居住了幾十年,家貲萬貫,當年程師孟修西城時,他就想出資助修,只不過被程師孟拒絕了。
所以光塔寺其實不是寺廟,而是辛押陀羅的住所和他給蕃人們禮拜議事的地方。
老頭當年就是廣州蕃長,還曾經得到引伴之職,因招商有力,去汴京得到過仁宗的接見。
得到辛押陀羅的認可后,漏勺以市舶司最近人手緊張為由,任命了蒲亞訥為自己的副手。
廣州這地方得天獨厚,屬于熱帶氣候,大量的東勝州和南海的神奇作物,都能栽種。
本地的荔枝和龍眼,一直就非常出名。
除此之外,廣州還商貿自由,內地很多束縛,在這里都沒有。
因為地方濕熱,當地有飲酒避瘴的風俗,因此這里曾經是大宋酒類的大出口基地。
各種寶貨珍奇,除了朝廷采納的大宗,其余被隨船水手商賈們帶來的,可以在蕃坊自由發賣。
漏勺感覺自己找到了一處價值洼地,這樣的地方還能一年虧損二十萬貫,簡直沒有天理了!
不說別的,就連南邊的萬里石塘里那些珊瑚樹,都是數之不盡的財富。
這幾個月他就在周圍轉悠,已經發現了白云山下的煤礦,番禺的瓷土,佛岡的鉀石,還有豐富的芒硝、鹽、長石、礬土、以及少量的銀、鐵、鎢、錳、銅。
雖然搞金屬只能小打小鬧,還不如直接從南海拉過來,但是這里的水泥、玻璃、陶瓷原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完全可以發展成一個能夠吸引客商的寶地。
只要能用瓷器、玻璃、琉璃、鏡子,把客商吸引過來,接著就能發展船舶制造、修理、補給、商貿、食宿接待……
父親常說要抓住一個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
漏勺雄心勃勃,我也要在此地發展出一個菜系,不讓老爹專門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