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知識產權
正月,甲戌,提點河北水利宋用臣卒。
臨死前,宋用臣托蘇油上了遺表,加上自己多年來治理黃河的心得,是為《河議》。
其略曰:“自頃有司分水,工費騷動,臣身負天下之議,已四年矣。
古所謂分水者,相定地勢,導而分之,禹定九州,蓋此理也。
故道千里,其間又有高處,故累歲漲落,輒復自斷。
臣謂當完大河北流兩堤,復修宗城廢堤,開宗城口,置上下約。
夏日則為行洪之備,冬歲閉約整修,使水泄北流,沖刷夾堤內積沙。
另開闞村河門,使河流端直以成深道。一二年可以就緒,而河患庶幾息矣。
河患以沙成,今上游廣植林木,河沙減降,清時可待。
然未清之前,年以疏浚,亦當做定成例,萬不可以休息為名,養禍于后也。
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臣貪瀆庸鈍,屢觸網羅,幸蒙陛下擦拭用之,圣恩深厚,敢不藎誠?
臨終惟一事敢表,伏望陛下察之。”
宋用臣是中官出身,中官身上一般的毛病比如忌憚權貴,欺壓下僚,愛慕虛榮,貪濫殘民,他都有。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崇尚理工,實事求是,不避煩難,兢兢業業。
蓋棺定論,他的功績,尤其是在治理黃河這件大事上的功績,蘇油認為不容抹殺。
不做事只知道放嘴炮的廉吏,與宋用臣這樣身有污點的中官,蘇油挑選手下的時候,寧愿選擇后者。
宋用臣奏章里最后一句“臨終惟一事敢表”,道不盡背鍋俠的委屈。
宋用臣給宗室外戚背了不少鍋,趙煦也不是不知道,最后還是給了宋用臣應有的待遇,追封廣濟軍節度留后,謚敏恪。
二月,蘇油再次出巡,這一次考察衛河,直到黎陽的通濟軍,順便辦件私事兒。
衛河又稱永濟渠,也是河北重要水利工程之一,而通濟軍善化山,則是現在最大的花斑石采石場。
漏勺和易安的宅邸已經修好了,進入內裝階段。
趙佶設計的大手筆,好是好,就是特么費錢。
因為照相機的發明與改良,樞密院將之列為重大軍事創舉,趙佶得到了今年的皇家機械發明與美術兩項杰出貢獻獎。
外加一枚軍功章。
趙煦立即給自家弟弟洗地,將之升為端王。
就連右正言張商英都沒法反對,因為張大帥哥看著自己的“出入證”上的照片,非常滿意。
以往照鏡子,都沒發現原來自己這么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