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臉啊,太長臉了!
遼朝全面開放沿海州郡,取消一切禁榷,請求宋朝大量輸送糧食,以大宋富余的物資,換取遼國的寶貴資源。
鐵錢換絹鈔,在遼國軍事吃緊的時候,急需鋼鐵的時候,無疑就是司徒說過的那種,在兩個爛選擇里邊,挑一個相對不那么爛的出來。
遼國的礦砂出口,讓大宋將便宜占大了!
如今用作硝化炸藥緩釋劑、塑形劑的重要成分——硅藻土,大宋的主要產地在蜀中、廣東,運輸成本極高。
而遼國的故參知政事陳義家族,現在就是硅藻土的主要出口商,遼東半島的硅藻土品質極高,運輸成本又低,是大宋一直希望大量進口的物資。
遼國現在放開這個口子,可以敞開了供應。
不說這些,光是囤積在遼國市舶司的那些宋國奢侈品,一日一跌。
哪怕大宋再用糧食將之重新換回來,都能賺!
這尼瑪天理何在?!
關鍵是遼國這一回的態度,簡直能夠用奴顏婢膝來形容,更讓大宋君臣感到舒適。
蔡京眉飛色舞地在兩府集議上宣讀了遼朝的國書,準備鼓動兩府同意這個方案。
然而蘇油的電報很快就打到了汴京城,他的建議是——不答應。
群臣都要抓狂了,不答應?
這么好的大好事兒,為什么不答應?
很快,蘇油第二封電報到了,詳細地論述了不答應的理由。
你們傻啊?這種時候,我大宋應該漫天要價啊,憑什么遼人一開口我們就答應?這明顯還沒逼到他們的底線啊!
朝廷應當立即派遣官員,與遼人談判。
我的建議是,大宋原則上可以同意這些條款,甚至還可以直接給個一兩百萬貫的“無償”援助,但是,必須帶上幾個附加條件!
其一,遼國需歸還歷年來無理侵占的大宋領土,尤其是安石相公時期割讓的那七百里邊境。
兩國國境線,必須恢復到熙寧以前!
同時,太行山飛狐口一帶,瀛陽、飛狐、彌勒三寨,遼國得割讓給大宋!
其二,黃河套內領土,全部歸宋,遼國在那里的河清、金肅、寧邊三個軍州,全部移交給宋國!
宋遼邊境,從包圖城到朔州一段,雙方以黃河作為新的國界!
其三,以上只是解決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滿足宋國這兩條之后,宋國愿意支付遼國五十萬貫錢帛,同意提供經濟援助,以此交換遼國在鴨綠江沿岸的保州、定州、來遠、桓州、淥州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