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所有人都是大驚失色,靠,這娃立刻拖出去碎剮了都不帶冤枉的!
“啥?十石米?”趙頊的注意力,卻在文章的價錢上頭。
交趾米賤,斗米二十文,一石兩百文,十石,也就是兩貫錢。
這尼瑪,能讓王相公氣得失態,親自抖手動筆相懟的文章,就值兩貫錢?!
忍住,這時候不能笑。
趙頊咳嗽了一聲,這才說道:“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說得很好,很在理。那你覺得,我是昏庸之主,不循圣范之君嗎?”
楊蒔叩首:“陛下收交趾,交人初時心懷震怖,其后蘇學士撫之,交趾可稱天翻地覆。”
“方知李逆奸殘,萬惡不足形容;吾皇寬仁,千秋難得與并。如今交趾郡中,皆歌堯天而享舜日,充倉廩而踐禮儀。”
“鄰郡占城,羨慕仰渴,曰奚我后。此陛下圣明之德,雖草木盡曙陽春,不待教而后知也。”
這馬屁拍得如彩虹一般美麗,趙頊果然龍顏大悅,嘴里邊卻還假謙虛:“的確很有文采,但是也不要修飾太過嘛,我也沒有你形容得這么好。”
“你的那篇《露布》,雖然悖逆,但是其中那句‘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還有一句‘百姓膏脂凃地,而資肥己之謀。’說得都非常好。”
“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的這兩句,朕雖不敏,也常常感惕于心,吟誦在口。”
“之前遠隔萬里,又是為逆臣所迫,勉強還算各為其主,所以你的那兩貫錢的過失,朕,就不追究了。”
“于前能對交趾忠誠,之后也必能為大宋效力。你文中的這兩句,我也同樣回贈與你,今后要清廉自守,以民為要。”
“蘇學士說得對,萬里之外,人才難得。起來吧,去換上朝服,跨馬夸街,你還是朕親點的探花。”
“等到了金明池,朕還要敬你一杯。對了你會寫詩嗎?一會兒可得陪和一首喲……”
這一刻楊蒔的忠誠度飆升到了一百二十,哭得都快沒個人樣了,連連叩首:“陛下宏量深恩,便是楊蒔再生之父母。縱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微臣今后,必定踴躍報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殿中眾臣也對趙頊的氣度大所折服:“吾皇圣明!”
……
這一屆科舉的瓜,簡直讓汴京老百姓吃了個大爽。
大宋嘉佑以前,因二三名在黃榜上并列狀元之下,所以都稱“榜眼”。
自打蘇油取中第三名后,民間稱大宋科舉殿試三名為探花,才成了定例。
三元及第這樣的奇跡都靠后了,今科探花的事跡,那才叫驚天傳奇。
而趙頊收獲的聲望,再次達到了新的頂點。
瞧瞧,咱們官家這氣量,這德性,這寬慈,能夠生為宋人,我……我驕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