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青這名字,周圍鄉里人都已經知道了知道了,婆婆也總是喊,這還得再編一個名字。
“今年剛十三,名字就叫……”婆婆想了兩秒,說到:“尋磬,但余鐘磬音的磬,課業不太好,之前讀書的時候沒下功夫,身體也有恙,斷斷續續的,許多課業都沒讀,如今只是把字認了個七七八八,數術也是不太精通。”
“至于文墨用具,還沒準備好。”婆婆這才想起,只顧著想要送些什么好,這才想起來文墨用具還沒有準備。
“無妨,我這里還有多余的,那便今日拜了老師,再拜了儒圣孔夫子,下午便來上課吧。”
這時婆婆才掏出了那一只白玉簪子,遞給了許先生,說到:“先生有節,這支君子溫如玉的簪子正適合先生,今日贈予先生,還望先生多多關照尋磬。”
許先生皺了皺眉,看向了手中的簪子,開口道:“簪子便留給尋磬吧,藥婆要是實在過意不去,我下次再頭痛直接去您那里開藥便好。”
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整了整尋青的頭發,嚇得小狐貍胡來趕緊跳到了地上,所幸許先生壓根看不見此時的胡來,將尋青頭發上的那一根木頭簪子取下,換成了手中玉簪,插入了束好的頭發上。
“這樣才像是個讀書人嘛!”許先生整理好已經臉紅了的尋青的頭發,開口說道。
這還是第一次除了婆婆和自己以外的人給自己整理梳束頭發。
“謝過先生。”尋青作了個揖,向著許先生說到。
估摸著小狐貍胡來也是個好面子的人,沒關系,自己還沒有拜師,就不是讀書人,可以不要臉一些,那么這支簪子,自己就毫不猶豫地收下了。
而拜師禮自然是先拜那一位儒家學問的祖師爺,孔夫子。
而孔子的像就在那一片院落中央,正看著這些幾千年后的儒家門生。
說實話,尋青對于儒家學問是欣賞的,儒家的學問止了天下殺伐,引人向善,通過道德來指定規范與規矩,讓天下至少維持了一個表面上的和平與互尊互愛。
儒家學問,就是規矩。
但尋青又是討厭儒家學問的,因為儒家學問立了三綱五常,立了女子不能讀書的條例,儒家門生更是說出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話。
自此以來,女子就該在家中學一些女紅之類,只為將來出嫁讓夫君滿意。
而且貌似立了三綱五常的就是眼前這個祖師爺吧?
好像是吧?她也不知道。
尋青佯裝磕頭跪拜,但實際上頭連一次地都沒點,心里還不斷叫罵著:“就是你讓我讀不了書,這樣也配被稱作圣人,立在學堂中央?”
雖然對于孔夫子,尋青從來便沒有什么敬意,但是對于許先生,她卻懷有最大的敬意。
以這位先生的才華,不應該只呆在這一片小小的村落之中。
但他卻選擇留在了這里,為一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自己偷聽也不在意,這等人,值得自己拜。
世人為何皆喜歡拜一拜早已經不再世的古人,卻對無處不在的現世圣人沒一點崇敬?
于是尋青身鞠了一躬,朝著許先生磕了三個頭。
此時此刻起,她尋青就是讀書人了,可不能再做像是坑小狐貍胡來的簪子那般不要臉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