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這種臭豆腐時,首先要用溶解的青礬水浸泡豆腐坯,青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亞鐵,起上色和產生臭豆腐特殊氣味的作用。浸泡一段時間之后,人們就會把配置好的臭鹵倒進去,用鹵水再浸泡一段時間,當這些豆腐坯成形入味之后,就把豆腐坯撈出來,瀝干,油炸,再刷上一層調味料就可以吃了。
而微生物發酵型臭豆腐的制作工藝就麻煩多了,這種臭豆腐是從大豆開始準備的。首先人們對大豆進行篩選、浸泡、沖洗、研磨、除渣,將大豆制成豆漿,再制成豆腐腦,然后壓榨成形、切塊,到了這一步時,不同的商家就會在豆腐塊上接種自己家獨有的細菌或真菌,然后任其生長。
當豆腐塊被這些微生物“滋潤”得差不多,已經長滿毛的時候,商家再把這些毛搓掉,進一步腌制,過段時間再澆上自己制作的鹵水后就可以裝壇了,裝好壇的臭豆腐一般不會立刻出售,而是讓它在壇內繼續發酵一段時間,最終獲得成品臭豆腐。用這種工藝制出來的臭豆腐質地軟,更好吃,但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歷。
“我這個臭豆腐,可是快要失傳了的金陵臭豆腐。”
男人說著,將臭豆腐撈起,立刻一股香味撲鼻而來。
“這些豆腐,用的是上好的黃豆,先把黃豆制成水豆腐,然后把白嫩的水豆腐壓制成白白的豆腐干子,加到我特制的鹵水里。”
“嘿嘿,這鹵水可是有講究的,需要用到隔年留下的爛咸菜汁,純綠色,純天然,沒有任何的色素,豆腐干子加進去之后,把盛好的壇子封好口,再埋到地底下,數天之后取出,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干了。”
“青墨色的臭豆腐干,把它掰開,可以看到從里面到外面,都是青墨色,聞聞奇臭,炸熟后入口卻又是奇香無比。這種地道的臭豆腐,已經快在市場上絕跡,也只有我這邊,才是正宗的。”
涂上醬料,撒上蔥花,香菜,一碗臭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謝謝。”
陳凡接過臭豆腐,右手拿著牙簽,挑起一塊送進嘴里。
頓時芳香四溢。
雖然不同的人對臭豆腐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臭豆腐不僅美味,還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
首先,大豆的營養價值就不必說了,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對身體很好;其次,臭豆腐是對大豆的再加工,發酵后的大豆內的一些蛋白質會被微生物分解為更小的氨基酸,有利于人體吸收;第三,微生物在生長時還會產生一些維生素等物質,而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代謝的必需品。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對于腌漬型工藝的臭豆腐,在腌漬的時候會用到青礬,而一些不良商家為了省錢往往會用工業青礬代替食用青礬,這些工業青礬在生產時會混有很多重金屬,食用后會導致腹痛、惡心、嘔吐,甚至肺積水、休克等中毒癥狀。
更有甚者還用國家不允許添加的硫化鈉代替青礬進行染色、入味,這都嚴重威脅到了消費者的健康。
而發酵型臭豆腐雖然不用青礬,但在接種微生物發酵的時候,如果消毒措施、密封措施做得不好,就容易引入有毒細菌,比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它們在被人體食用后同樣會引起疾病。
即使生產沒問題了,銷售又可能是個隱患,很多油炸臭豆腐都喜歡開在學校、小區門口,緊臨馬路,一方面,空氣中的臟東西會污染到食物,另一方面,長時間不換的油有可能在氧化之后變為致癌物質。
所以,也不能多吃,偶爾嘗嘗鮮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