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制片人林森很阿佐夫望過來,生怕工作正片出了什么問題。
埃里克指著剪輯機正中間的那個缺口,正中間的膠片上,赫然是剛才羅納德用水筆畫下的那個V字記號。
“你怎么做到的?”埃里克變得非常好奇,每秒鐘二十四格膠片,一格膠片只在這里出現二十四分之一秒,兩次同樣停在一格上的概率很小。
“是巧合吧?”在場的三個人心里都浮現出一個疑問。
“是同一格吧?”羅納德問了一下,然后又把膠片倒了回去。“看來我上午看的過程中,已經逐漸掌握了這部電影的節奏。”
羅納德說著,看了一眼剪輯臺上,靠著墻壁放著的蒙德里安的畫作復制印刷品。
有的時候節奏這種東西,很難用語言描述,但是你抓到了就是抓到了,你的身體會代替大腦,用直覺為你做出決定。
“啪!”
羅納德第三次按下了停止鍵,直覺果然沒有讓他失望,膠片穩穩地停在了同一格。
兩位制片人都不相信羅納德還能停在同一格上。他們同時站起來向剪輯機露出的缺口看去。
果然燈光的照耀下,一個黃色的小V字形記號,就在最正中的那一格膠片上。
兩人對視一眼,都有點不相信,在環球制片,沒聽說誰有這種功夫。
“你怎么做到的?”兩人對著羅納德問道。
羅納德打開了自己帶來的保溫杯,倒了一杯紅茶慢慢品嘗,“我說是直覺你們相信嗎?”
林森和阿佐夫兩位制片人一臉不信,也沒有繼續追問,這也許是羅納德的獨門秘籍呢?
“我好像聽人說過,以前有一個剪輯師可以做到。”埃里克像是想起了什么。
“是的,這是西洋鏡影業的沃爾特·默齊教我的。你們應該聽說過他,而且我也沒騙你們,確實是靠直覺,否則人是不可能反應這么快,幾次停在同一格上的。”羅納德說出了師傅的名字。
“原來是他啊。”兩位制片人和剪輯室埃里克恍然大悟,他們都聽過膠片剪輯和音響處理雙能的專家,沃爾特·默齊的名字。
他是為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兩部“教父”,和“現代啟示錄”做剪輯和聲音設計,得到過奧斯卡獎的熱可的大師。
于是他們點點頭,不再追問羅納德是怎么辦到得了。仿佛他能做到這些是理所當然的。
埃里克讓剪輯助理過來,記下工作正片那一格上的編號。作為第一個鏡頭的剪輯點,然后等著羅納德下命令。
“我們繼續吧。”羅納德輕輕地說道。
不一會,兩位制片人對剪輯的進度都很滿意,離席先走,表示明天再來看進度。
羅納德微笑著繼續和埃里克剪片子。
他心里清楚,之所以能夠做到幾次停在同一格上,是因為他上午花了大量的時間反復看鏡頭,然后在每個鏡頭中挑選決定性的一格。
這種做法,讓攝影指導馬修的鏡頭語法,已經慢慢地植入了自己的潛意識,實際上是潛意識幫他做出了停在哪里的決定。再加上自己站著剪輯,才能充分利用人幾百萬年進化來的直覺達到這一效果。
隨著剪輯的繼續,他的潛意識更多的消化吸收的拍攝的鏡頭,自己的剪輯還能做的更加準確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