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靈石靈液,以及長性燈、天石等物品,足以在靈性、法力、精神、氣血各方面填補日常所需。
效果大差不差不說,每一樣的獲得難度還都遠低于秘寶。
“真要餓極了,縱然是靈土也未必不能添作食材。”
甚至外界離散漂浮的無數靈性,他如今能做到通過一些手段接引采下來,只是太駁雜混亂才沒有這般。
將內景秘寶作為恢復途經去使用,實在有些浪費,陳嶼沉吟,真正要緊的在于各處的秘寶難以互通,除非跨越四色霞霧走霞光海宜寧與青臺相隔遙遠,這條路同樣不好走。
霞光海中各色霞光充斥四方,不止跨入的元神會被侵蝕,秘寶同樣不能例外。
這樣一來就需要額外付出一份力量去庇護,大大加大了負載。
說起來,能不能通過奇景溝通兩地
他不由得回憶起奇景剛開時,自己曾走動在奇景與道觀內景地之間,奇景的存在在他看來很大可能是一方虛幻的、掛載在現世背面的一方空間,或者干脆就處在內景與現世的夾縫中。
不過隨著奇景日漸凝實,逐漸脫離了往日的朦朧,變得真切可觸碰,他現在也不清楚到底還能否借道走一遭。
云海蕩漾,一座青朧山從背后掙脫出虛無,煙籠霧聚,山面沾染露水,表面濕漉,由青石堆砌而成的山體仿佛實質。
陳嶼回頭望,能看見有一團團薄薄火色氣息繚繞,纏練在山上,將山石進一步凝煉壓縮。
自從琢磨出血竅對奇景有用處后,他幾乎每日都會開辟一方融給奇景。一開始還想著考慮辦法優化融合,約束碰撞中崩散的氣血,后來發現自身可開辟的血竅遠遠超過奇景所需,索性不再費那些心神。
搬血、開竅、蘊體。
待到強化體魄差不多后便徑直掄圓了砸給奇景就好,省力又方便。
進度大大加快,一日一竅,將奇景喂得白白胖胖,距離真正的化虛為實已經越來越近,最后的差距肉眼可見。
陳嶼轉身走入,穿過月色般朦朧的一層白霧后,腳步一滯,眼前的世界徹底展開呈現。
之前從意識深處撈起的明黃殘月隨著一次次碰撞,被消奇景化一空,天空中空蕩蕩只剩渾厚云層,泛著些許靛青與赤色揉雜。
已經很熟悉環境的他未去多看,快步來到山腳處,這里有一方庭院,狀態模糊不清,大致只搭起兩面墻壁、一架石桌。
這是他仿著云鶴觀搭建而成,雖說眼前只有一個雛形,不過本就是陳嶼用來練習駕馭掌控奇景的手段,建筑好看與否并不重要。
他抬手上揚,一圈土石轟隆隆升騰拔起,最后落在一旁,錯落有致。
隨著腳下世界一點點變得真實,陳嶼察覺到其中一些變化正在發生,奇景與精神層面聯系緊密,然而脫離虛幻的同時卻意外將這種關聯愈發加深。
兩者近乎捆綁在一起,他念頭一動即可操控大量土石,乃至整座青朧山
在這片空間中,如今的他可謂逐月拿星、翻手云雨,真正當得起仙人二字。
不過如此操控只是個大開大合,一些精細層面尚有較大困難,不知是否與未完全凝實有關。
陳嶼之所以想到通過奇景勾連內景地從而轉移只能在內景中存在、現世觸及不到的秘寶,正是有這方面的原因。
奇景的變化或許能讓他找到些機會。
“內景秘寶只存在于出產秘寶的內景地中,無法挪移它處去。”,他暗道,一直以來經歷的所有內景地中都如此,這并不奇怪,在陳嶼想來不同的內景地看似都由現世之物投映而成,但實際也許并非在同一層級。
這是個千層餅的世界,一層套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