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中緣故,陳嶼也從記憶中得知一二。數十年前天下戰火不絕,恰逢正陽觀開山入世。
其中有一位道士,機緣巧合下幫扶了身陷險境的元家子元奕,那位大梁開國之主。
之后兩人相處了數年,私交甚篤,乃至正陽觀亦有同門經道人介紹,幫襯著元奕維持武林江湖的穩定,擋了不少風波。
再往后元奕建立大梁,投桃報李之下欲要設立國師之位,以示恩寵。
可惜那道人在一次紛亂中殞命,旁人又無這般經歷和道門身份,故而變了法子封敕數位道君神名給正陽觀的先輩祖師。
以一國之力為其揚名,一時間正陽觀風頭無兩,雖無國教之名,卻在朝堂乃至各家門派中有了國教之實。
至于那位左相口中的仙藥,也即是化生萬解仙妙玉露,陳嶼在真武山這位應當是蕩魔峰山主的老道士記憶中,知道這東西只是個養體藥湯。
真武山曾經從正陽觀采買過一些,用以給門中老道士們活絡通經。
要說滋補效果,的確不差,可用來治療病入膏肓的梁皇,虛不受補之下只恐會讓其更早一步蹬腿殯天。
局面一下子僵持住。
朝堂諸公或是站隊、或是攻訐,唯獨都對這個超然于外,偏生又有頗多影響的正陽觀看不順眼。
大家都知道他們大概率拿不出左相所說的仙藥,因為梁皇已經藥石無用,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哪怕正陽觀真拿出仙藥來了在列位公卿明辨之下,也決然不會讓其揮水摸魚糊弄過去。
正陽觀不是沒想過掙扎,早在這一代梁皇之前,他們已經漸漸退出了朝堂,畢竟大家說到底都是修道的,真要鉆了權勢與錢眼里,估計得刻在道門恥辱柱上,被隔壁的真武山以及天下道門一起恥笑。
然而事到臨頭實在掙脫不得,已經涉入,便如泥沙倒卷,正陽觀如今再與達官顯貴接觸,剖心剖腹的同時,還不忘盡心醫治梁皇可惜,這一步卻是惹得暗地里更多人不滿。
你救他做甚
許是唯恐這位真被救回來,各家齊齊發力,縱然你是天下第一的道派,在這些人看來也僅此而已。
正陽觀值當幾品官多少兵馬
明捧暗貶之勢愈鬧愈大,正陽觀顯然也看出來其中玄機,只是這種事已經不是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好個由頭,化生萬解仙妙玉露拿不拿出來這些人都有說法,正陽觀現在被當做靶子,除非封山閉戶不對,哪怕封山都止不住局勢。”
陳嶼輕嘆,雖同修合煞,但正陽觀奉持乾陽道脈,與奉持清微道脈的真武山有所不同,從上到下性子都更顯直爽,現如今要這群人去絞盡腦汁想什么破局辦法實屬過于為難。
所以才仿佛一只快要爆裂的桶子,只差一絲火星。
好在還有真武在旁側安撫,唇亡齒寒的道理真武道士們不會不明白,從幾位老道身上抓取的念頭來看,真武山中如今分作兩派意見,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任諾大一個正陽觀被朝廷肢解、鎮壓。
落得伐山破廟、傳承斷絕的局面。
武場上,小比已經開始,各家山頭的主事人站出來,在拋磚引玉提出自己關于某本道經的研求與論說后,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帶著疑惑不解的道人上場求教。
四堂六殿的道人不多,本就不是數代積蓄下來的傳承,至多人,聚在角落里側耳傾聽,而二十八山則要火旺一些。
一人接一人,哪怕在主持之人刻意簡略以及數個山峰的山主一改往常作風,跨過了初時的辯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