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做。
陳嶼深汲一口氣,腰腹一顫,下一刻青紫法力自體內輪轉,一圈圈如漣漪。澎湃在胸腔內府中,下一瞬,意識中的法象被投映,扎根腰背。
這是他最近摸索出的一種辦法,法象過于復雜,剖析難度過大,掌控變化也就無從說起,于是退而求其次,結合法力逆轉元血,與肉身相合,三者搭出一方勉強承載的空間,容留法象溢流揮灑出的一絲余韻力量。
如此做法收效其實不大,但多次嘗試后,發現至少身軀血肉在面對返靈還虛時的負擔不再那么沉重,法力流轉,轉化過程變得溫順了許多。
融身于靈,這一刻才算真正成功,不會產生過多壓迫,徒耗精神的同時還使得結束后的身軀瀕臨破碎,須得用大量造化之力去修補。
現世,陳嶼落在一處山頭,從體內噴吐的霞光波瀾起伏,宛若云團浮動,他看了幾眼四周,選定了一截隨處可見的普通巖石作為接下來的變化對象。
瞳目綻放神光,轉瞬間萬物觀之術操持掌中。
一層層紋理、細致結構顯化眼底。
從最外部到深處,連著粘附的草衣與裂縫中沉眠昆蟲,都在靈光輝映下被一一解析,呈現出最本真的一面。
那是觸及微觀的世界。
融法于身,這一造化境的特性在青紫法力,或者說在法象的影響下變得更加強大,憑白厲害了三成有余。
不過陳嶼沒有再深入,大致到了這里便可以了,繼續細化,哪怕有增幅的術法仍能夠解構,但對造化之力的馭使存在極限,以如今的他自己很難去編織這一層面的造物。
在無法肉眼直觀的情況下,除非他投入海量精力與時間,構筑出同宏觀世界迥異的微觀世界體系,才有可能做到這點。
好在這一次無需到達這般地步,陳嶼對以后徹底掌控造化之力也有信心。
半月前三法相生時造化之力填充當做粘合,循環相生構筑成功后,青紫法力內對造化之力的特性不太顯現,但法象之中卻一如其余諸多力量一般,有所記錄。
法象乃他一身力量的精粹,懷有極致的變化道理,只要開發得當,未來青紫法力自然可以兼具元血、精神、造化之力等各般特性。
成為最根本的[法]。
而這一過程在他看來或許就是造化一境的修行途經之一。
至于現在,青紫法力強度過高、靈性過于充裕,這些是優點的同時也使得許多方面的利用存在局限,需要他去調整。
思緒發散,體外法力則不停住地噴涌化作云霞,當濃郁到幾乎化作液露時,背后法象終于映照出虛影一方丈許光輪從身后徐徐浮現,光色紛亂,好似無時無刻都在飛逝與新生,卻又有著難以言喻的靜謐寧和。
光輪撫照中,陳嶼的身體在變化。這一次不同之前,有著法象照應,整個融身于靈的過程十分自然平和。
短短兩三息,人已無蹤。
只余一團涌動的飄渺青光在離地七尺的空中舞動。
身化霞霧,陳嶼此時心中鎮定,繼續下一步操作。
但見青色霧氣中飛出一縷法力,仿佛絲線,一圈圈纏繞在外側。
很快,數百成千的線條陸續從霧團中飄出,一齊穿插編織,漸漸如同結繭的蠶似的包裹成一塊。
只不過相比蠶繭,他的外表卻非玉濃白色,而是瓷器一般的靛青,底邊沉淀一抹藍紫。
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美輪美奐。
不過變化尚未停下,等待了約半刻之后,瓷器表面裂開細紋,開始咔嚓咔嚓崩碎,碎片沒有跌落,而是重新化作光霧騰轉在周圍,托舉著繭子。
下一刻,所有的凝結都碎去,光霧漸漸驅散,一切沉浸下來。
咚。
霧中,一枚人頭大小的灰青石塊自然沉降,重量不淺,落在地上后直將土層壓得凹陷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