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
陳嶼四下打量,優美的風景讓得人心情都不由得好了幾分。
從溪水里翻了塊不硌屁股的大石頭墊在身下,蹲坐好后,他將魚線與釣竿綁縛拉緊,然后穿上從竹筒內抖落的蚯蚓,向著水潭靠里位置拋去。
特意剪了兩截鐵釘碾成墜子,浮漂則用的白羽葉,那是一種干枯后會變得像羽毛的野草,院子后的林地里有不少。
扯了一把,擰結編織成長竿狀穿插在魚線上。
咚!
魚餌墜落入水。
眼睛注視著浮子,陳嶼漸漸放松。
心神沉下,腦中浮現出最近發生的種種。自打他通過靈機催化出能滋生靈氣的變異大白根后,始終沒有機會好好梳理一番,今日趁著垂釣的功夫,正好將這些事情攬一攬,想想其中的關聯。
靈機產自意識海,那是一片在三月前意外進入的混沌空間,有無垠汪洋,疑似精神意識的化身,時刻攪弄著風雨波濤。
意識海的無垠與激蕩他懷疑與那無數飄蕩起伏在海中的光點有關。
暫未弄清這些光點是什么來歷,或許是受到了穿越的影響也說不定。
光點大多在出現的剎那便消散,只有極少數會被莫名力量網羅,凝聚匯集成銀白色的固態粒子。
也就是靈機。
之所以陳嶼為其取名為靈機,一來是覺得與自己的靈魂意識有關,二來則是在初次的實驗中發現其能令生物進化的神奇能力。
靈機的出現讓他充滿了好奇,尤其可以施加在外物身上這一點,格外讓人感興趣。
實驗開始了,為了弄懂靈機的具體作用,一件件死物和活物被融入了光粒,直到最近才獲得些許成果。
異化的白棒子在變化模樣的同時結出了中空腔室,里面有著另一種衍生自靈機的力量——靈氣。
不得不說當時的陳嶼還是抱著些許幻想的,想著這種奇特氣體說不準真就是傳說中的靈氣,或許還能借此走上修仙路。
但之后的一次次驗證以及對靈氣靈液靈源等衍生物的試用讓他清楚了兩者之間的區別,這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他種出的靈氣,就是一種補藥。
僅僅如此。
不過還是有迷霧縈繞,比如靈氣與井水融合成靈液的原理,靈液作用身體強化練武效力甚至能助人突破的緣由。
當然,還有最大一個問題擺在他的面前,那就是自己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么。
飲下靈液后的變化或許并非壞事,但這并不意味著陳嶼就要稀里糊涂當個磕藥大師,他很想弄清楚。
但也正像前些時候感悟的那般,這些糾結的事慢慢想就是了,他還年輕,不愁時間,只要別去鉆了牛角尖。
一時的較真不算什么,若真被他僥幸弄明白搞清楚了,說不準會有某些意料之外的收獲。
就在這時,浮漂顫動,陳嶼雙目陡然一凝,手掌電閃般伏在竹竿上。
嘩!
起竿,水花大濺!
修長魚尾被長線牽引著躍出水面,露出約莫巴掌大的黑魚。下一刻,魚嘴大張開來,吐出魚鉤,接著反身一躍重新蹦回到水中。
噗通!
捏著空蕩蕩的魚鉤,他有些無奈,不過面上還算平靜,脫鉤嘛,很正常。
釣魚人經常這樣子。
瞧了眼鉤上的蚯蚓,已經被咬了一小半,只剩半截掛在上面。沒有換新的,將就著這半根繼續扔下,他平息靜氣,呼吸著四周草木的芬芳,等待下一條有緣魚。
這里環境實在不錯,如果不是距離道觀太遠,他都想每天來此處練武。即便不打拳,吐納一番也是好的。
當然,這并非說深山練武就比其它地方要好,實際上武功和名氣一樣,說到底都是打出來的。
不打光練始終沒多大成就。
上代觀主老道士便是如此,一身功夫大都在山下打出,走南闖北,云鶴步用得爐火純青,不知戲耍了多少江湖人。
也難怪前身耳濡目染下天天抱著下山浪蕩的念頭。
對此陳嶼不可置否,身體雖是同一副身體,兩人的想法卻截然不同。
莫說原本不入流的拳腳,便是如今初步掌握了通勁也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
三流,二流,一流,頂尖,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