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第一步,靜齋。
何為齋?
奉齋威儀、齊潔凈己。
今日今時所做,便是前者四字。
道門中,建醮之前須得潔凈己身、明了心念。而在齊、結、凈之前,則需要驅使威儀降下,搭建齋臺。
陳嶼來到寬闊處,舉目一望,便看見不遠處豎著兩根木柱,柱上無有龍鳳,卻單單刻滿了花草獸禽。
木柱頂上,各盛著一枚圓球,盡是檀木雕刻。
一者圓潤,刷著紅汁,恍如驕陽。
一者殘鉤,浸了層鉛皮,宛若皎月。
托陰月者向陽,舉天陽者面陰。
四周,有服飾隆重的道士須發皆白地手持杖節、拂塵、法鏡等器具,口中呼喝不斷,身姿全然不似老朽,輕盈如鳥雀。
四方八面,各有五名同樣年歲不小的道人站定,看其道袍模樣各異,氣態非常人,陳嶼懷疑這些都是蔣勤安口中師門長輩那一級數,至于年青道人,或許只能如他這般在外圍看著,根本沒機會參與。
不多時,長須白眉老道踏步提縱,飛亙數丈,來往穿梭兩只木柱間,下一刻空中傳來一聲噼啪炸響,將場中嘈雜盡數壓下不再。
通勁!
陳嶼神情一正,而且層次不低,起碼他看不真切,反正比在場大多數人都高。
這位恐怕都古稀了吧!
真是厲害。
正感嘆著,外側圍著的諸多道門長輩發出動靜,勁力運轉口鼻,哼哈之際噴涌若雷鳴!
他甚至差點兒以為自己遭到了音攻。
細細聽去,才發現是一段又一段的頌念——
“無上三天玄元始三炁真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
…左右捧香金童、傳言散花玉女…
愿得太上至真道炁,靈寶瑞光、啟之誠,速達徑御至真無極大道……”
數十上百人一起誦念,且不論其他種種,單氣勢便頗為恢宏。
陳嶼靜靜站在一側,心神波瀾,隨著一聲聲頌念,仿佛眼前有大片靈光灑落。
這般音勢……這恍如直面汪洋波濤似的顫栗……這種難以言喻的共振……
他念頭起伏,不自覺用起了自創的音攻法門。
轟隆隆——
腹內五臟鼓動,聲勢遠比不得眼前這般雄渾廣大,反而有些悶沉不可聞。
動靜被遮掩,這一刻他盡情體會著宛若實質般激蕩而來的音浪。
弘然廣博,言辭述說不盡。
里處,道人們還未停下,甚至一些圍攏過來的年青道士也輕聲誦讀,雖不如老修行們那般,卻也交相輝映,在這片空地上久久回蕩。
“……數起于一,位成乎三。一為萬物之宗,三貫兩儀之序……
兩儀合德,三景著明,正晝夜而有經,運四時而不武……”
城門口,幾個兵甲護衛直起身,探著脖子往遠處好奇張望。
還有鄉野村夫驟然聽聞頌念,顧不得手中活計,伏跪在地顫巍巍叩首,高呼仙神顯靈。
而在齋臺不遠處,陳嶼緩緩睜開眼。
瞧向那些誦聲道人,得益這番際遇的他一時竟覺得他們分外可親。
于是自己也頌念起來,加入其中。
不過若有人貼近傾聽就會發現,陳嶼口中吐露出的音詞更顯頓挫,抑揚間,帶有某種古怪節奏,莫名直刺神思心海,聽得久了更能震動他人心肺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