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三十人并不像是來自一個村或者是親戚之類的,倒像是臨時組成的隊伍,隊伍里多是青壯年,個個煞氣滿滿,他們周遭十米之內無一人敢靠近。
“龍哥,前面就是我打聽到的那個小河。”一個看起來與周圍二三十個弟兄身形不符的瘦小個子,一邊對著隊伍中間虎背熊腰的男子匯報,一邊又笑嘻嘻地沖旁邊像塊木頭的男子道:“我說木頭啊,等到地兒了,你就能好歇歇的!你說說你,非這么實誠,背這么多東西累不累啊…”
原來那男子果真叫木頭,這一行人,為首的人名叫大龍,本是個在外謀生的漂泊人,好不容易在外面有了番造化,正想去接鄉下的妻兒去城里享福呢,不料竟遇到這檔子事兒!
索性問了村里的大致走向,然后帶著幾個兄弟就踏上了邊逃難邊尋妻兒的路程。
這大龍也是個有本事的,哪怕一路上遇到各種牛鬼蛇神,他都帶著兄弟們囫圇走了過來,甚至又收了些弟兄們跟著一起走。
大龍雖然看著煞氣滿滿,但卻是個講義氣的,只要有自己一口吃的,他便不會少了兄弟們一口湯。因此,跟著大龍的兄弟們都很服他。
這長相賊眉鼠眼又瘦小的男子名叫猴子,另一個直愣愣的家伙叫木頭,這倆人都是跟著大龍好些年的兄弟。
猴子今年20歲了,在這個隊伍里算是年輕的,但是這本是娶妻生子的年齡,猴子卻仍然孤身一人。
倒不是猴子不想成家,主要是這猴子是大龍在外漂泊時撿來的,遇到這他時便是一幅瘦弱的模樣,可憐兮兮地到處乞討。
原來這猴子早年被家里人賣給人販子,猴子僥幸逃脫后不敢回家,怕再次被家里人賣掉,因此便乞討著漸漸遠離了家鄉,直到遇到大龍。
大龍看他可憐便收留了他,讓他留下幫忙打下手,這一留便是五六年。
至于木頭,也是個可憐人。父母前幾年不幸雙雙去世,本來就要議親的他卻被惦記家產的親戚趕出家門。
木頭便靠著自己的雙手活了下來,直到遇到大龍,此后三五年便跟著大龍打拼。本來他也是有自己的名字的,但他不想說,又因為他這個不愛說話的性格,大家便給他起了這么個綽號。
木頭聽到猴子這樣調侃他也沒生氣,只是停下來作勢要將身上背的東西放到猴子身上。
猴子嚇得往后跳了幾步遠,連連向木頭擺手:“別別別,木頭哥,我錯了我錯了…你看,我這背上還背著呢,已經沒處放了,嘿嘿…”
猴子身后果然背著東西,只是那也只是些輕巧的物什兒,比不得木頭身后背的糧食重。
木頭這才又將東西背在身后,一言不發的繼續走。
猴子身邊的弟兄笑話他:“你看,你總愛欺負木頭,這下好了吧?人家根本不是真的木頭啊哈哈哈,這下將你一軍,看你還敢逗他不逗!”
猴子轉頭呸了他一臉:“去去去,還敢笑話你猴爺?我看你是皮癢了!”
那人也不害怕,畢竟這猴子本就比他小,平日也是沒架子的人,調侃兩句也不怕他的。
大龍聽著身邊幾人嘻嘻哈哈笑鬧,自己卻不自覺皺了皺眉頭:“行了,都警醒些,待會兒取了水就繼續趕路!”
聽到老大都發話了,眾兄弟便停了笑鬧,一個個只低頭趕路。
然而,其他人不敢發話,猴子卻忍不住:“龍哥,咱不休息一下嗎?這也走了挺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