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阿淼被彩月催促著離開了廂房,朝門口走去。
“快些快些,去得早才能占到好位置呀。”彩月提著食盒,轉身看見阿淼正握著那把古樸的劍,遂道:“你還拿著劍作甚么,別帶了吧。”
阿淼搖搖頭,把劍懸在腰間。
“這可不能丟。”
王箐換了一身新衣,鵝黃色的對襟長裙讓她有些局促不安,這種不安在看到阿淼的到來時更甚兩分。
她見阿淼身上依舊穿著灰撲撲的長衣,面上卻沒半分他色,亭亭玉立親切溫和。
“阿淼。”王箐上前握住對方的手,語氣充滿歉意:“我忘了向小姐替你要一件新衣服,你不要介懷。”
阿淼感受到了她的忐忑不安,雖然不知是何緣由,依然耐著性子道:“我沒有介意,什么樣的衣服我都可以穿。”
她反手握住王箐的手,頭也不回地拉著她欲出大門。
“不是要看花燈嗎,快些去吧。”
彩月卻在這個時候出了聲,輕拽著阿淼的衣擺:“我是小姐身邊的婢女,不能和你們一塊去了。”
王箐看了看正在上車的郭二小姐,道:“小姐一向待人親和,你去和她說一聲不就成了?”
彩月有些躊躇地咬緊下唇,視線在阿淼身上和不遠處的馬車來回打量,焦躁搖擺。
阿淼正想說些什么,便聞到空氣中有一股詭異的惡臭,讓她的話卡在喉嚨里。
最后變成了疑問:“你們有聞到什么味道嗎?”
彩月和王箐搖搖頭,皆道未曾聞到。
這股氣味若隱若現,若留心去體會,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阿淼心道是自己產生的幻覺,便不加理會。
彩月最終還是上了馬車,和郭二小姐前往露緣寺。
*
聽王箐講,露緣寺是阜興最大的寺廟,名取自“露水之緣”。昔日有一女子在山上與人媾和,被人發現時竟不日便生出一男嬰。世人都稱其為怪嬰,將母子扔進河里,欲淹死二人。誰知這嬰孩在河中冒出陣陣金光,天生異象,云中竟然顯現出佛祖的模樣。
眾人大驚,合力將男嬰撈出,發現他長成了五六歲孩童的樣子,深感意外,認為他是女子承天意生下的佛子,于是將其供奉起來,蓋了一間寺廟。
在佛子生長到及冠之年,天再次生異象,佛祖現世,與佛子交談了一刻鐘便離去,誰也不知二人說了什么,第二天佛子便把寺廟改為“露緣寺”,紀念其母與佛祖的露水之緣。
露緣寺建立已有二百多年,以姻緣最為出名。后來只要適齡男女,都會去露緣寺求一段美好姻緣。而郭二小姐郭凝晚,正是在兩年前結識了阜興李家的長子李定之。
這次前往露緣寺,是兩人共同商定三天后的婚事。郭家還向王家定了不少陪嫁家具,過兩日便要送來。
王箐說:“二小姐留我們在郭府住兩日,等看完了花燈節再走。”
阿淼因為她講述的故事對花燈節興趣更甚,所以對此無異議。
雖然天色未黑,但隆順街上已經一家一家地點起了花燈。路上不乏年輕的男男女女并肩走在一起,看到攤上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便停下來嬉笑一番。
也有像她們這般的女子,打鬧著從人群中穿過去,留下陣陣笑音。
王箐跟著阿淼在各路人身邊走過,新奇地東張西望,每次看到新鮮事物都要拉著阿淼一同去看,后者也只得無奈地順從她。
*
一路看過去,發飾、小吃、雜技零零總總地占據了整條隆順街,花香混合著食物香膏的味道讓人心情舒暢。
阿淼也在游玩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久違的親切和舒心,她和王箐漫無目的地行走在街道上,看著天色漸暗,一盞接一盞的花燈像浮在空中的月亮,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