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學語言解釋質量間隙的存在?”這就是目前擋在秦元清前進的一座大山。
當年楊老與米爾斯發現,量子物理揭示了在基本粒子物理與幾何對象的數學之間的令人注目的關系。基于基于楊-米爾斯方程的預言已經在如下的全世界范圍內的實驗室中所履行的高能實驗中得到證實:布羅克哈文、斯坦福、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筑波。盡管如此,他們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數學上嚴格的方程沒有已知的解。特別是,被大多數物理學家所確認、并且在他們的對于“夸克“的不可見性的解釋中應用的“質量缺口“假設,從來沒有得到一個數學上令人滿意的證實。在這一問題上的進展需要在物理上和數學上兩方面引進根本上的新觀念。
可以說,現在的秦元清,已經來到了深水區,在這個深水區,如何用數學語言解釋質量間隙的存在就成了極為重要的關鍵。
只有攻克了這個難關,才能繼續攀爬楊·米爾斯這座高峰,不然的話就寸步難行。像這種數學研究,沒有任何捷徑可言,必須是思維緊密、毫無缺陷,不然的話存在致命缺陷就都是做無用功。
7月25日,秦元清不得不停下自己的思考,暫時告別自己的妻子,前往航發動力,因為珠峰航空發動機迎來了一個里程碑,進行了整整7000小時運行,這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的意義,對于華夏是非同一般的,因為華夏引入俄國的AL-41渦扇發動機的壽命就是不到5000小時,現在珠峰航空發動機的壽命已經來到7000小時關口,已經遠超俄國的AL-41渦扇發動機。
雖然說,俄國的AL-41渦扇發動機最大狀態推力12噸、加力推力不低于17.8噸,從加力推力方面是要高的。
但是航空發動機,推力重要,航空發動機的設計壽命也重要,因為這涉及到了使用成本。
而且很關鍵的是,珠峰航空發動機整套技術華夏都是掌控的,而俄國的AL-41渦扇發動機是需要進口的,而且也不是簽訂合同就能拿到,而是需要等,也許需要數年才能拿到。
要是在戰爭年代,這種事可就是會要了老命,很容易就會被卡脖子。
所以珠峰航空發動機的成功,可以說是行業內矚目的。相比起太行發動機、昆侖發動機不斷出幺蛾子,珠峰航空發動機簡直是太優秀了,不管是這邊的實驗測試,還是川蜀那邊的飛行驗證評估,都是順利得一塌糊涂。
川蜀那邊的問題,發動機至今都還沒有出現問題,出現問題的反而是隱身設計、航電系統、抗荷服等方面,畢竟在空機狀態下,飛機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導彈速度,這對于人體保護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當飛機達到2馬赫的時候,人都會產生暈眩感,使得相關設計團隊都在進行優化改進。
秦元清在發動機進行7000小時試驗后,與檢驗組開始檢查整個航空發動機,雖然有些地方開始出現變形了,但是并不影響繼續使用。
而且這段時間的實驗數據,秦元清都一一進行比對,和老美公布的F119航空發動機的數據,還要略微優秀一些,不過都差不多。
在航發動力呆了2天,秦元清又去蓉城一趟,因為這里的搭載戰機飛行實驗,也來到1000小時的關口,秦元清需要了解一下相關情況。
航空發動機,最終都是要搭載上戰機,經過實際測試,才能最終確定性能。
而且這次還有一個重要議題,那就是研究J20B戰機能否參加明年的第十屆珠海航展,以此威懾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秦院士,目前來看航空發動機的性能整體很穩定,是一款很成熟的航空發動機,它帶給戰機強大的力量,這是一顆強大的心臟,我們華夏空軍再也不用擔心心臟病發作!”楊總師陪同著,顯得心情很好!
戰機,最重要的就屬航空發動機,這是戰機的心臟,一旦心臟有問題,其他方面做得再好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