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的,當屬是西屋公司等核電站相關設備提供商,在華夏投建聚變核電站以及磁流體發電機組,這些都是他們分一口湯喝都沒有,而所有人都知道,核裂變發電站已經過時了,被淘汰了。哪怕是各個頂尖公司投入巨資研發核裂變第四代發電站,在聚變核電站面前都變成了渣渣。
失去了未來,他們的股票就變得一文不值,在投資者心中價值就大跌,哪怕全球的核裂變發電站還可以運行至少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他們至少在這段時間都不會虧本,還能盈利。
可是失去了未來,他們的股價就沒有溢價的空間,甚至于低于實際價值,人們只會拋掉股票,去投資更有空間的、更有前景的行業和公司。
而此時,水仙核電站施工現場,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施工單位正根據施工圖紙進行施工著,監理時刻不敢放松,設計代表也是緊抓著細節以及質量。
誰都知道聚變核電站一點紕漏都不能出!
秦元清也在施工現場,看著施工單位開始進行動工,秦元清對著周邊之人說道:“這里就交給你們了,等這座聚變核電站建成,我在京城為你們請功!”
秦元清今天過后,將從水仙機場直接坐專機前往京城,因為不久之后一場重要技術會議將在京城舉行,這場重要技術會議,正是關于可控核聚變電站等相關技術規范的制定。
秦元清作為如今華夏可控核聚變領域最為權威的專家,被委托眾人,將組建各個領域專家進行技術規范的制定、審核、批準。
這還是第一版的技術規范,接下來隨著聚變核電站建設過程中的實踐,還會進行相應的修正。
作為專家組組長,秦元清需要根據各個專業邀請相應的人員,編制各種規范。
別看只是核聚變電站,但是相應的規范將超過三十本,這些將為今后的聚變核電站建設以及聚變核電站小型化提供技術依據,所能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等到年底首臺磁流體發電機組發電成功,秦元清將正式辭去‘金烏工程’指揮部總指揮的職位,而到時候‘金烏工程’指揮部會不會存在就是兩說,也許會繼續存在,然后另外委派人員擔任總指揮,不過權力肯定會大打折扣,不會再那么巨大的。更大的可能是,‘金烏工程’指揮部解散,‘金烏工程’第二階段,則如同以前的核電站一樣,有相關部委進行審批,一個聚變核電站一個聚變核電站的進行建設,而聚變核電站建設交給核電集團,聚變核電站外面的電網、高壓塔等交給國電建設及管理。
這一切,到時候都將與他無關!
他除了主持編制可控核聚變的相關技術規范之外,將是徹底敲定反重力技術,以及進一步推動‘雙環太空站’項目。
反重力技術還好,反正就是裝置建設,技術都有,主要是改進和應用。可是‘雙環太空站’項目不一樣,2030年開始要動工建設,距離現在不到五年時間,而五年時間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特別是對于航天工程,更是極其短暫。
比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前后進行了十幾年,如果再算上前期的,那就是二十年時間。比如探月工程,三步走,前后也是快二十年時間,‘天宮號’空間站,從最開始到建成,也將近三十年!
‘雙環太空站’按理說,哪怕再過五十年也建不起來,秦元清要靠著一舉之力推動,自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包括很多技術都是他親自參與。
比如‘雙環太空站’的能源核心,可控核聚變!比如涉及到工作生活以及運輸、防御的反重力技術!再有就是‘雙環太空站’運行軌道的計算、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