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材料學領域較為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羥基磷灰石與鈦復合材料被普遍看好為新世紀人工骨骼材料。如果這項技術一旦突破,對醫療以及仿生機械等行業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李院士看到秦元清感興趣,頓時有些激動地說道:“我們現在正在和復旦大學等幾所高校一起合作研發一種可以代替人骨的仿生學人造骨骼,能夠通過神經電信號進行控制,如果這項技術最終能夠成功,說不準將徹底解決斷肢問題。”
“通過神經電信號控制機械?這恐怕不容易吧?”秦元清說道。
“不愧是秦院士,一眼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事實上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神經信號的采集以及反饋上。尤其是反饋這塊,想要模擬神經信號來欺騙大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院士也不隱瞞,相當坦蕩地說道。
一些胡扯,騙騙外行人也就罷了。在行家面前,但凡有些不靠譜的就立馬露餡,只會自找欺辱。
秦元清微微頷首,然后露出思索之色。
現在斷肢,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假肢,只是假肢讓人站著確實是沒問題,康復訓練做得好,只要不是跑步這些劇烈運動,甚至能恢復到平時走路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
但是這只是對于一般的斷肢,有些嚴重的傷病,受損的不只是小腿,還有脊神經末端,這樣的情況連大小便都不能正常控制,就算裝上假肢也沒有什么用,只是相當于個裝飾品而已。
而仿生學技術,就是給斷肢的病患一種重生的機會。
當然這一技術研究,從很多年前就開始了,研究人員試圖通過物理方法模仿神經電信號,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神經接入技術。只是目前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都處于研究階段,從目前公開的成果來看,根本沒有完美到能夠讓脊神經受損的病人重新站起來的程度,他們面對的困難依舊難以接近。
秦元清不僅在材料學領域精通,關鍵在于他在醫學上也是屬于大家。他很清楚這一項技術面臨的困境是什么。
在醫學上,神經科一直屬于較為棘手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涉及到脊神經這一快,情況會變得尤為復雜。
脊神經末端受損,整個下半身癱瘓。癌細胞一擴散,特別是擴散到腦,癌細胞壓到神經,病患就會幾乎可以判死刑。
這些涉及到神經方面的,都可見在醫學上面是多么棘手的一件事。
別看神經科神經科,神經成為單獨一科,實際上人們對于神經的認知,都還都非常有限,屬于只看到冰山一角的。
想要讓斷肢病患,從技術層面解決,一個必須解決的就是模擬神經信號來欺騙大腦,可是大腦又豈是那么好騙的。
秦元清露出沉思之色,也不管其他學者、教授正在大眼瞪小眼地看著他,他的腦海正在快速運轉著,思考著這個問題的解決。
許久之后,秦元清問道:“給我拿紙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