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俊杰蘇志嚴他們八股文已經能熟練答題后,老吳夫子開始給他們講解作詩的要領。
后世李俊杰為了應對高考背過無數首經過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經典詩詞,背詩詞作者名字,背詩詞朝代背景,背詩詞白話的意思以及詩詞所體現的作者的精神或寓意等等,可是一點沒接受過如何作詩的教育。所以在作詩詞方面,和八股文一樣,李俊杰和本土學子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以前從沒想過作詩還分幾種,比如應制詩,就是皇帝或領導一時興起,給出命題作文,大家把韻分好,每人各作一首,最后再由皇帝或領導評個高下,就像聞名后世的李白的《清平調》就是應唐玄宗的要求而作的,里面的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⑵,春風拂檻露華濃”驚艷了后世人;
再比如唱和詩,就是朋友之間一起喝酒,你一首我一首,相互切磋寫出來的;還有一些就是詩人自己的個人體會,比如看到一些景物引起詩人一些情感即興寫下來,后世耳熟能詳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屬于這種。根據小吳夫子的講解,李俊杰大體把詩歌問為這幾種了。
作詩最講究的就是押韻和對仗了。學了一段時間后,李俊杰依舊沒有發現自己有作詩的天賦,用小吳夫子的話說沒有靈氣。
作詩這方面,蘇志嚴比李俊杰厲害多了,每次蘇志嚴的詩詞總能讓夫子找到閃光的地方。李俊杰想過可能是自己經過后世那些年的魔鬼應試訓練,導致腦子天生的靈活性被磨滅光了,不像蘇志嚴本土出生的還保留了這些靈氣。
不過幸好這個朝代詩詞不在考試科目里。之所以學作詩詞是為了日后的交際。比如參加文人的聚會,作詩似乎不可避免,又可能遇到喜歡詩詞的上官會即興來幾首。詩詞作的好的人總能在這些場合大放異彩,讓人記住。跟長的好看的人一個道理,詩詞作好的人也容易讓上司記住。
雖然可能作不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詩詞有些遺憾,不過李俊杰知道自己的性格也不熱衷于大出風頭這種事。他還是喜歡踏踏實實的干事。就像那些大明星,別看外面風光無限,背后承受的壓力也是常人不能的。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真的很有道理。
就這樣,這大半年李俊杰一直刻苦溫習四書五經以及《明算》和《大明律》,同時練習最重要的八股文答題技巧,偶爾也即興來幾首不痛不癢連自己都覺得不出彩的詩詞。
年底的最后一次甲班的摸底月考,李俊杰和蘇志嚴的成績優良。
考背誦課文題的卷子,李俊杰是滿分通過,《明算》也是滿分,《大明律》錯了一題實際案例的分析題,得了8分。八股文李俊杰也拿到了8分。蘇志嚴的成績跟李俊杰總分相差不大。成績出來后,老吳夫子特意在放學前找了李俊杰和蘇志嚴。
“這次的考試,你們幾科的成績都還可以。你們兩個對明年的院試有什么打算?”老吳夫子看著前面這兩個班上最小的但成績讓人滿意的學生問到。
“學生沒有參加院試的經驗,但憑夫子建議。”李俊杰看了蘇志嚴一眼,先開口回答道。
其實私下里兩個人有討論過是否明年下場試試的這個問題。最后都覺得去試一下不是壞事。就算不過也能積累些經驗,反正他們年紀小,有試錯的資本。尤其是李俊杰是希望能一次過的,他二姐李梅花明年就十六歲了,自己要是中了秀才,那二姐能選的好人家會多一些。種田的日子實在太苦,李俊杰不想他二姐日后嫁普通農戶過一輩子種田的日子,最好能找到像大姐那樣家里小有薄產,至少不需要媳婦親自下地的人家。自家的姑娘,自家心疼。
“老夫的意見是你二人現在可下場試試,還是大有希望的,只是你們學八股文的時間不長,對名次上可能會有所影響。以你們兩的資質如果想要好名次的話那可以考慮再緩一兩年。你們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確定明年下場的話,年前放假前給我答復,我好安排報名”老吳夫子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多謝夫子建議。學生先回家里人商量一下。”二人同時行禮表示感謝。
回宿舍的路上,蘇志嚴問道:“你確定明年下場嗎?如果過了但名次不高怎么辦?”。
“我想減輕家里負擔,加上二姐這兩年要說親了。我想盡快考上秀才,名次我倒不是很在乎,只要考上秀才就好。”李俊杰答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