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以嚴厲出名的提學官。今年歲考的考題明顯更加刁鉆,題量也增加了,也就意味著覆蓋的范圍廣了。
八股文的考試,是一道典型的截搭題------“與仁達巷”。如果背書不熟的人估計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與仁”出自《論語·子罕第九》開頭數句:“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而“達巷”則出自后面的“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出題目的人把前面的最后兩個字,和后面的第一、二字連起來出了個題目,即“與仁達巷”。這本是無法理解,也無話可說的怪題,可偏偏要求考生破題及承題。
李俊杰以“仁未易明,而巷以達稱者可記矣。”破題,而后面以“夫仁非利與命比,而子亦罕言之,殆以其不易達乎?彼達巷者又何以稱焉。”來承題。
承題了,后面就好寫些了。總算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八股文的考試。
后面的應用文寫作以及時事策論,經過這一年半的魔鬼訓練,加上自己平時增加了一些課外書的拓展,已經能正常寫作了。也許文筆不夠出彩,但屬于中上水平。
歲試考完,學堂放假了兩天。天色還早,李俊杰先去了自家的李氏生活館,打算在店里幫忙,晚上再跟大哥一起回家。
剛到店里就看到大哥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
“大哥,這是怎么了?”李俊杰進了店里就問道。
“哎呀,俊杰,你不來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縣學找你的。”林俊明看到弟弟進來了,立馬起身將弟弟拉到柜臺后面坐下,繼續說道:“上午有個外地貨商,他前幾天在我們店里買過一個沐浴擦,結果今天早上來說想要問我們拿貨,說過兩天帶回他們那里去賣。他想要個批發的價格。我也不知道要給多少價格給他合適。讓他留下了住宿的地方,我說下午給他答復的。正愁著想去找你商量的,又擔心你的考試。現在好了,你可算來了。我就放心了。”
“大哥,他有說要多少數量了嗎?”
“沒有具體數量,不過他提到數量不會少于200個,具體的要看我們價格情況。”
“這樣,大哥,我們設個價格區間,200到300之間,給他300文一個,300到500之間給他280文一個。具體的如果他要再砍價,你再稍微給他一點點優惠。你自己把握。”
李俊杰想著明年絲瓜囊會留更多,那現在家里的這批能在新的絲瓜囊出來之前都賣掉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所以價格上讓的就多了一點。也給批發的人留一些利潤余地,下次還來拿貨。薄利多銷嘛,反正他也只能從自家這里拿到貨。
有了李俊杰的話,李俊明放心下來。下次自己遇到這樣的事也知道怎么處理了。
本來李俊明想要李俊杰跟自己一起去談這個生意的,不過李俊杰拒絕了,讓他哥自己去談,早點鍛煉出來。自己留在店里繼續看店。
沒多久,就看他哥和一個中年男子回到了店里。相互寒暄了一會兒,李俊明了解到拿貨的馬姓老板是京城來的,他哥跟馬老板最終談的價格是280文一個,拿貨300個。
銀貨兩訖,最后馬老板約定好,如果好賣,明年他還來進貨。
兄弟倆傍晚一起關了店門,包了輛牛車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