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象不出李俊杰怎么會碰到皇上的。
看到兩人同時來家里,李俊杰也有些驚訝。心想不是剛從宴會分開嗎,這兩人怎么又跑來了。
“你和皇上早認識了嗎?”冷世安先問的。
“恩,之前就認識了。不過你們別問我怎么認識的。”
“乖乖,以后我們跟你混了。你可得把關系搞好啊。”
“行,先給我倒杯水來,今天喝了這么多酒,剛剛吐出來不少,還口渴著呢。”李俊杰逗他們兩個。
三人又打鬧了一番后,冷世安和蘇志嚴就離開了。他們知道李俊杰要收拾東西準備回通州,沒時間跟他們鬧太久。
大老板的一次公開接見無形中給李俊杰減少了不少麻煩。比如因為朝政穩定后,開始注意李家這些東西想分一杯羹的的蠢蠢欲動的人沒敢有動作。他們打聽不到李俊杰到底和皇帝是什么關系,但看有小道消息顯示那小子得皇帝歡心。
那些想要拉攏李俊杰的派系停止了拉攏的動作,改為與之交好。不拉上自己這條船沒關系,不能交惡,萬一這小子去皇上面前說什么就麻煩了
時間緊迫,只有十五天的假期,全家人很快收拾了東西出發回了通州。兩車的主子,一車的下人,一車的帶給老家親戚朋友的一堆禮物。
考慮到小侄子還小,路上沒太趕路。還是按正常的速度行駛,第四天趕回了村里。
李家村迎來了史上最隆重的祭祖儀式,李大山在祠堂里哭的稀里糊涂。孫子給他爭氣了,他這一房算是起來了。
除了祭祖,辦理流水狀元宴,族長村長找來李家商量立狀元牌匾的事。
這對于李家村而言是件大事。李俊杰自己沒有太多感覺,李俊杰能呆在村里時間沒幾天,最終商量李家出錢,族長幾人負責立匾的事。
除了立匾,族人最關心的是能否把自家的地放在李俊杰名下,這樣就不用交稅了。
關于這個問題,李俊杰其實有些受后世影響,不是很愿意這么做。李俊杰覺得納稅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人人都逃稅了,那國家稅收從哪里來,沒有稅收國何以為國。
但是他身在這個時代,外人他還能拒絕,族人他拒絕不了。所以和大部分進士不一樣的地方,李俊杰只接受了李家村村民的地放在自己名下避稅,其他人的一律不接受。至于放在自己名下的村民,李俊杰也沒有收他們的好處費。這讓李家村的村民更是感激。
除了這些雜事,李俊杰覺得教育才是一個家族能持續發展的硬道理。原來李夫子的私塾因為他年紀大了,又沒人接班,就沒再開下去。
李俊杰直接買下了李夫子的私塾,讓族長安排擴建,直接改為李家族學,對外招聘兩三個秀才來李家族學授學。
為了能足夠吸引到秀才這樣的人來李家村教書,李俊杰讓族長在族學旁的空地修建幾座兩進大小的宅子,只要愿意來李家村教書的秀才,都可以提供宅子給他們免費入住。
族學的日常開支都由李俊杰家承擔。管理族學賬簿的任務,他交給了大堂哥李俊生。本來有其他幾個人選的,但最終李俊杰選了他大堂哥。
一來他大堂哥怎么也是童生出生,當個賬房綽綽有余;二來,李家大房這幾年跟著李俊杰家賺了不少錢,在村里也是能排上前幾的。說實話,讓不差錢的人來管帳,李俊杰覺得會比差錢的人管賬更安全些。再說,他大堂哥怎么著也是李家的族人。家族人才輩出,應該是每個李家族人希望出現的,為了這個,李俊生也不會做出影響族學的事。
還有就是李俊杰考慮到堂哥是他爺爺的長孫,老人家年紀大了應該希望有孫輩留在身邊吧。爺爺本來就是大房養老,自然是大堂哥留在爺爺身邊比較方便照顧。當然如果爺爺想去京城和自家一起,李俊杰也歡迎,孝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