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信?”楊志看了時遷一眼。
“不信!”時遷老老實實的搖頭。
“這其實也很容易能看出來,我給你個法子,你去找個吸食五石散的人盯著,記住他現在的樣子,然后每半個月你去看看他的樣子,只要你不瞎,自然便能看出這人的變化。”楊志道。
時遷點了點透氣,暗自記下,旋即他又看向彭磊道:“爺,你們考慮好玩什……”
“讓開,讓開,邊關急報,大金兵出興元府,大散關軍事告急!”一著甲軍士口喊急報打斷了時遷的話,軍士自城門處縱馬而來,往內城甚至是皇城飛騎過去。
“什么大金打來了!”
“不會吧,又要打仗了!這可如何是好,咱們這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又要亂起來了。”
東京府的百姓一個個交頭接耳的開始議論,民情洶洶,恐懼和害怕的情緒迅速蔓延開來。
不過片刻,大宋朝堂之上,百官便已得到了邊關急報,一個個也都小聲的談論起來。
“諸位愛卿,都議議吧!大金這次出兵,我大宋又該如何應對?”那高聳的座位上,趙佶面無表情的看著下方諸位大臣,漠然置之實是君王本色。
“臣以為該派兵支援大散關,與大金較量一番,我大宋而今錢糧充足,可以一戰!”監察御史李綱率先主戰道。
“不可,大金兵強馬壯,若冒然引戰,我大宋很可能兵敗,到時軍士折損,錢糧徒耗,臣以為應當派人議和,我大宋可增加些許歲幣歲布,使得金人退兵。”主和派太尉高俅反對道。
“若是不能戰,那我大宋每年花費那么多銀錢來養你們這些武將士足是用來看的么?每戰議和,議和,我大宋的腰骨就是被你們這些軟骨頭給折斷的。”李綱很是不忿,怒懟高俅道。
“就算要戰,何人為將?”高俅冷冷掃向身后的武勛,旋即對著李綱反問道。他有自信,而今武勛階級不會在戰事上和他唱反調。因為不說武勛作戰本來便困難重重,一旦出兵還有監軍作祟,大宋武勛能戰,但不愿戰。
李綱很是失望的看向武勛那邊,并無一人愿意出征。
“去請孝肅公議事!”趙佶對著一旁的小太監吩咐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
不久后,包拯便龍行虎步而來,進入朝堂之上,對著趙佶躬身便要拜下。
這趙佶哪敢生受他的大禮,趕忙道:“孝肅公免禮!今日請你來,是想問問這金兵出征一事,不知孝肅公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