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自己也很意外。
雖然,他不得不承認李崇地位比自己高,畢竟是將門之后,但自己又不學武,怎么能做自己老師?
所以,馬周不得不委婉拒絕道:“李公子說笑了,在下一介寒士,怎配為公子之學生。”
“我可沒開玩笑,我是認真的,馬周,你不會覺得我是武臣之后,不配收文士為學生吧?難道武臣就不興有能教授文人學問的嗎?”
李崇問道。
“公子誤會了,實在是馬周暫無拜師門的打算。”
馬周回道。
“你先別急著拒絕!我也不強逼你,我們比試一番如何,就比詩、賦、文章,三局兩勝,如果我贏了,你就做我學生,如何?”
“正好,如今我先生、以及魏公、歐陽公、薛公、虞公皆在這里,他們素來是人品貴重的,可以做個見證!也能做出公正的評價,誰寫的詩賦文章更好。”
李崇說道。
“這個倒是有意思!”
魏征因此笑說了一句,然后對李崇說道:“沒想到,你李公子,這么年輕就想為人師了。”
“主要是他馬周只配作我的學生!若想做褚、虞二公的學生,怎么也得才學在我之上吧。”
李崇故意這么傲嬌地說道。
“是嗎?!這話倒是有些意思,馬周,你可服氣否?”
歐陽詢也跟著笑了起來,且問著馬周。
馬周自然是有些不服氣的,畢竟文人相輕,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崇或許的確有驕傲的資本,為了親自摸底一下李崇的才學,他不得不答應道:“既如此,在下冒昧試試,若真不及公子,認為師門也算是擇善而從。”
“那好!先比詩,你先出一首。”
李崇說道。
馬周便想了起來,并在過了不多久,就念了一首。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才子,馬周寫的詩,自然還算不錯。
歐陽詢此時就不禁稱贊道:“倒是沒想到,馬周雖不過一寒士,其才學的確比許多世家子要厲害不少。”
魏征也道:“歐陽公此言倒不算亂言,此子當也能成大器!”
褚遂良則因此對李崇說道:“崇兒,這個馬周的資質不錯,做為師的學生也是可以的,你沒必要再壓人家一頭,要不就算了!”
虞世南也道:“馬周,你還是和我去黃州,我親自教授你!”
馬周頗為欣悅,今日能有機會得到這些公卿大儒們的肯定,故而謙虛道:“承蒙諸公謬贊,晚輩擔待不起。”
蘇定方也因此頗為擔憂地看了看李崇。
而李崇倒是很從容地道:“接下來該我了。”
于是,李崇就起身念道: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首七言律名為《秋興》,是晚輩決意送給虞公被貶夔州所想,不知諸公以為如何?”
李崇念后就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