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姨娘吩咐人將月季都搬出去,又眼巴巴瞧著服下丸藥的瓊姐兒,生怕沈問心斷絕了寶貝女兒的最后一線生機。
但沈問心的藥很有效,瓊姐兒原本不見起伏的胸膛漸漸有了動靜。
她的氣息逐漸穩定了下來。
甄姨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沈問心一個農莊里出來的小丫頭,居然救回了她的瓊姐兒!
沈問心竟會醫術么?
瓊姐兒的氣息穩住了,沈問心作為醫者,還是跟著松了口氣。
她將小藥瓶重新裝回香囊里,甄姨娘在旁邊默默看著,意動了幾次,想將藥瓶給搶過去。
不過一粒小小的丸藥,竟有如此大的功效。甄姨娘連忙詢問沈問心,想從她那兒要個制藥的方子。
與其猜測沈問心是否會醫術,她更愿意相信是有高人。
這世間醫術高超的醫者,基本都養在皇宮里。縱有致仕回鄉的太醫,能請得動的,可謂少之又少。偏偏她的瓊姐兒只是個庶女,沈東詞對沈應尚且一般,更何況一個庶出的女孩兒。
她心知沈東詞薄情寡義,是以沒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瓊姐兒主要是體弱,這才容易染病。甄玉盈尋了無數養生的方子,沒有一副能治得了根本。
她如今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希望能從沈問心這里,問出她背后高人的蹤跡。
沈問心如她所愿。
她告訴甄玉盈,她給瓊姐兒喂下的,喚作“永容丹”。方子她是有的,只是一時間記不清了。等到她回了文暉院,謄抄一份讓小丫鬟送過來。
芳兒在一旁出聲,煞風景道:“小姐,東西這會兒恐怕已經挪到霞紅院里去了。”
沈問心回頭看了她一眼,眼波流轉,卻是毫無冷意。
當著甄姨娘的面,她教訓了一句:“休要多言。”
甄姨娘臉上皮笑肉不笑,尷尬得很。
這時候,瓊姐兒的奶嬤嬤站了出來。
這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人,柳眉杏腮,隱隱含帶了幾分春意。
在大昭朝,嬤嬤泛指上了年紀的婦人。但在大戶人家,嬤嬤有時候也是一種尊稱。比如公子小姐們的奶娘,像這樣親近主子的人物,都稱之為嬤嬤。
這位嬤嬤雖然年輕,說話卻頗為老道。
早先沈問心被甄姨娘拒之門外的時候,就是她一力勸阻,這才間接救回了瓊姐兒的性命。
甄姨娘一直都很信任她。
有些話,甄姨娘不方便說,奶嬤嬤便替她說。
瓊姐兒現在的病還沒好利索,以后興許有麻煩沈問心的地方。甄姨娘同她有些齬齟,不論是現今還是往后,只要這關系沒緩和,總歸是甄姨娘臉上難看。
況且如今是碰著了,才救了一次。若還有下次,又該如何?
甄姨娘想籠絡人心,自然要付出點什么。
到現在,她二人都不怎么看得起沈問心。
沈問心在說到永容丹的時候,提到過一名游醫。方子是游醫給的,游醫現如今在哪兒,或許只有沈問心才知道一二。
這時候,她們自然要把人哄著。
奶嬤嬤會說話,三句話里,有兩句是套游醫的行蹤。偏她言語親切周到,容易使人卸下防備心,渾渾噩噩就上了套。
沈問心卻不是一般人,她的老師給她講過蘇張二人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