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姨娘現在的感覺十分不好,被一屋子的人盯著,讓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老太太問她,屈永熙的死跟她到底有沒有關系?
她哪敢應一聲“是”,只能低聲啜泣著,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老太太可不是沈東詞,哪能讓她這么“撒潑放肆”。當即吩咐了兩個婆子,讓她們強行將甄姨娘的肩膀抬起來,讓她好好說話。
甄姨娘發髻散亂,嚇出了滿頭的冷汗。
“冤枉呀!”她只能干巴巴的申訴著,有用的話是一句也沒有。
在場的明眼人算是都看出來了,屈永熙幫甄姨娘做假賬的事,是真的!
賬本就在甄姨娘的面前擺著,根據上面的記錄,甄姨娘管家不過兩三年的功夫,竟貪圖了公中幾千兩的白銀。
這些銀子的大部分,都被送到了甄姨娘的堂哥手上。這是個認錢不認人的賭鬼,在西州城內開了家賭坊,專做下九流的營生。
賭坊一日的流水,不僅多,還雜。甄姨娘的錢到了他那兒,處理一下,再流出來的時候,就是能拿出手的正當銀子。
甄姨娘監守自盜,依照《大昭律》,就是判她個大辟之刑也不為過。
莫說是她,便是當家主母也不敢在這種事情上馬虎。
眾所周知,自從太祖推翻了前朝女帝的統治后,就總在有意無意間限制女子的權利。
皇親國戚里,”外戚“可謂是過得最謹小慎微的一群人。平時有什么不滿的地方,或是被欺負了,都是能忍就忍。在朝堂上,更是壓根都不敢說話。
正因為如此,世家大族其實并不愿意將自己的女兒送進宮里。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更何況還是這樣的宮門。
但不可否認的是,枕頭風有時候還是有用的。
太祖時期,尚有寵妃晏氏,僅憑一人,就給了她晏氏一族百年富貴。
那時候在太祖的后宮里,甚至還有一位姓武的后妃。
武姓,是女帝的姓氏。她奪權之后,大力抬舉她武氏族人,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不為過。
太祖兵臨城下之際,在三軍陣前許諾:只要城內的人不抵抗,大開城門迎他進去,他就饒恕那些人的罪過。
當時這句話說出來,有不少人都心動了,其中自然包括一些武氏族人。
只能說,女帝確實心硬如鐵。
大戰在即,她還有心思讓身邊的鷹犬去調查那些有反心的人。結果是武氏一族千余人,被她的刀子殺掉了一半。
她如此狠心,縱是征戰多年的太祖,也不由得感到脊背發冷。
女帝既失民心,自然是敗局已定。太祖進城后,不僅信守了承諾,還賞罰分明。當時暗中投靠他的武氏族人,除了被殺掉的之外,還留了一小撮人。
太祖將這群人并作一家,封了領頭的人為“武安侯“,賜宅于京中,食祿兩千石,乃是大恩。
當時有酸儒嘲笑太祖,說他是“馬上治國”的武夫,根本不懂真正的治國良策。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武夫,奠定了趙家的基業。大昭朝能有現如今的成就,太祖功在千秋!
大昭,這樣一個集開放與保守于一身的國家,就目前來看的話,尚在盛世。當人民安居樂業的時候,一些問題就被掩蓋了下去。
比如《大昭律》共有七百五十四條,其中針對女子的條律,幾乎每一條都是限制,壓根沒有“保障”這個字眼。可這么多年來,女子也跟男子一樣,在這個國家生活著。
只不過,她們幾乎都是以“附庸者”的身份。
出嫁前是男性親人的“財產”,出嫁后是丈夫的“財產”,不存在和離,只存在休棄與掃地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