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雨季停了,旱季來臨,趙括離開京城已經兩年了。這兩年他安心地在南陽縣發展,使得南陽縣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因為天氣原因,建設速度也沒那么快。特別今年的旱季來的早,往年都要四月中下旬旱季才來,今年三月還沒過,旱季就來了,有南陽縣老人預測,今年可能大旱。
這一事引起了趙括重視,立即下令加塊水庫建設,多挖水井。還好去年水庫建設完成了不少,趙括還下令在南陽縣境內的幾條小河分段修建水壩,甚至把建設縣的苦力營派出三分之二去建水壩,一下縣城建設速度更慢了。
時間轉眼又過去了兩個月,已經到了六月份,可從旱季到現在,一滴雨也沒下,可見今年旱情嚴重。
而更可怕的是旱情過后必有水澇,趙括也不得不為這考慮。
糧食從去年雨季開始種,在今年二月份收成,又在四月份插秧,現在到處是稻花香,眼看可以收成。
南陽縣地處熱帶,一年可種三季水稻,可不比魚米之鄉差,可旱季又要保持田里有水,這才有了水庫建設,不然只能長一季,還要怕水澇。
南陽縣發展延續去年定下的目標發展,去年定下的目標是五年目標,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大半,只要今年水庫都建成,明年就可以開始修路。
趙括定下的目標是村村通路,而且要雨季也能通往縣城,不是簡單的旱季才通。
這要經過詳細對南陽縣地形勘察,必要時開山,也要讓南陽縣村村通。
但通往外界是沒辦法了,英州的一小半的氣候和南陽縣差不多,趙括最多把路修到和廣海郡交界,廣海郡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雨季與外界聯系還是只能靠海船,而且趙括已經交待,今年用錢也要挖一些造船工人和技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造船廠。
誰讓南陽縣沒有這方面基礎呢?只能到處挖人,還在英州到處挖人,只要有一技之長,在南陽縣是吃香的喝辣的。
還派人偷偷去廣海郡、廣安郡散布謠言,把南陽縣夸得天花亂墜,目的是想快速增加人口,今年年初雨季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偷偷行動,遷移了靠近南陽縣的十幾個村子,把整個村子的人都遷到南陽縣,誰讓南陽的水稻年初豐收,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呢?
遷到南陽縣的人從最開始不確信到現在安定了下來,生活吃用縣政府補助半年,半年后一卻自理。
從遷來后冒雨開墾水田,再到現在田里一片片金黃,讓他們充滿對生活的向往,以后不用每到雨季開始發愁糧食不夠吃了,而且村里連商店都有,出門就可以買到東西,治安又很好,不用擔心土匪強盜,還有孩子可以到鎮里上學,不用交學費和住宿費,只交伙食費就行。
這個時代,農民出人頭地除了當兵就是讀書,很多家庭為了孩子,咬了咬牙,讓孩子去鎮里讀書了。但還有更多家庭不讓孩子讀書,讓孩子在家幫忙干活。
現在南陽縣由于師資力量不足,趙括沒有強制教育,但等過幾年后,第一批學生畢業,趙括就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了。
為了孩子教育,趙括還專門創辦了造紙子,印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