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床的設定,是可以同時讓二十個人工作,進行槍管打磨,鉆孔,其標準和準確率,在推測中,是可以比水力機床高出十余倍的。”
“這也是微臣妄想在洪武二十八年前,有信心制造出大明第一桿裝填式線膛槍。”
朱元璋來這里,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來,王昌建把這個消息送到了宮里,朱元璋想著與其出宮去寺廟,也要出去一趟,便過來轉轉。
“殿下見多識廣,既是殿下定名,那就稱其為蒸汽動力。”王昌建躬身道。
他也沒想到,當初他老子為了讓他做這個總辦的位置,掏出了全部家底投進了火器制造局,王昌建的老子,是所有投錢商賈中,占股份最高的。
足足八十萬兩銀子。
方世玉按了按腦袋,無奈道:“蒸汽動力說的是很簡單,不過那東西,據我所知,想要讓他能帶動這么大的機床,單單靠燒水是不夠的,還要有能將蒸汽儲存起來,多元化運轉的方法,做起來很難,你有頭緒嗎?”
方世玉卻也沒想到,這個王昌建,竟然真的是那塊料,如果大明真的能制造出這種蒸汽動力的大型機床。
那火器的產量,必然會暴增起來,一年之內列裝百萬軍隊都不會是問題。
朱元璋停頓道:“說那么多都沒什么用,拿出來看看真格的!”
作為實用主義者,朱元璋是不愿意聽人說的。
如果真的有那么強的動力,能支撐如此大的設備進行運轉,二十個人在一個機械上同時制造槍管。
那大明的火器產量,合格度,火器的威力。
王昌建聞言,也不敢言語,趕忙從一旁的柜子上取出了一個木樁樣式的東西,小玩意不過兩只手的大小。
中間被一跟內通的竹子連接,竹子的另一頭連接的是小水盆,這是王昌建專門設計的鐵盆。
因為水少,器材小,他只是拿著火燭子在小鐵盆下邊烤著,片刻,看似不多的蒸汽,卻爆發出了駭人的力量。
嘎吱,嘎吱。
王昌建用木料做的小到不能再小的機床,開始運轉起來。
朱元璋看的驚訝,蹲下身子,看著這一條流程道:“如果把它放大二十倍,是不是就可以了?”
“陛下勿怪,這個小東西轉動起來還算合適,但如果機床放大十倍,因為各種不能解釋的原因,這個鍋爐就要放大十五倍。”
“如果想要一個初步設想的二十人機床運轉起來,以微臣微博之力,無知見解,怕是要燒許多水,還要建造非常大的鍋爐房。”
“微臣還在摸索,以求解決之道。”
王昌建躬身拜服道。
方世玉頓了頓,望著王昌建道:“如果按照你現在的方法,確定這個蒸汽能運轉起來?”
“自是可以運轉起來,只不過對水的消耗,就太高了些,而且會浪費非常多,所以微臣不建議此法。”
王昌建躬身道。
“從應天到海邊,要多遠的距離?”方世玉直言道。
“應天府最近的海口應該是揚州府治下的海安縣了,大概有五百里的路。”王昌建道。
方世玉頓了頓,遲疑道:“這么遠啊,那運輸還不麻煩死。。”
“你想用海水來沸騰,從而獲得蒸汽?”朱元璋瞄了一眼方世玉道。
“陛下見多識廣,我這點墨水,鐵定是逃不過您的眼睛,只是海口太遠了。”